黑岩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八章(第1页)

士族的另一面:残忍、贪婪与腐败前

面讲到了魏晋时代各个方面的特色,不难发现一个情形,就是无论话题怎么样绕来绕去,总是离不开士族这两个字。

的确,士族阶级的兴起是魏晋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造成魏晋时代不同于其前与其后时代的一个最根本原因。

魏晋的士族阶级垄断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资源,创造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但是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面,士族阶级也同时有新兴进步和残忍腐败的两面。

正统的历史学家,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历史学家,向来都喜欢强调士族阶级残忍腐败的一面,而对士族阶级在历史上的功绩谈得很不够,我以为这是不妥当的,所以在前面几章中这方面讲得多一点。

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要肯定他们的功绩就无视士族阶级的阴暗面。

为了不至于产生这个误会,这一章我就重点来讲讲士族阶级的这一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就是魏晋士族阶级是当时社会的上层阶级,如果把社会看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士族阶级是位于塔尖的部分,因此我们就会明了士族阶级所享有的许多特权和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都是以整个金字塔的广大底层为基础而获得的,而他们所享有的一切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却并不是当时大多数老百姓所具备的。

让我引几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第六章中讲到王戎丧子的故事,山简去看他,说不过是几个月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悲伤?王戎回答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王戎说的是感情问题,但是隐藏了一个把人分成三类的前提,一类是“圣人”

,一类是“我辈”

,一类是“最下”

“我辈”

在这里其实指的就是士族阶级,尤其是士族阶级中的精英分子,“最下”

指的就是广大普通老百姓。

在王戎看来,普通老百姓即使在感情问题上也是不能与士族相提并论的。

名士们是多情的,并且以此自豪,他们认为普通老百姓则是麻木的,不懂感情的。

再举一个例子。

东晋著名的清谈家刘惔,曾当过京兆尹,为人以方正著称。

《世说新语》有《方正》篇,里面有许多作风“方正”

的故事。

所谓“方正”

,有的时候是讲为人正直,但有的时候其实就是端架子。

有一次刘惔跟好朋友王濛一起在外面走,到了中午还没吃饭,有一个认识刘惔的平民特别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要款待他们两个,刘惔却坚决推辞掉了。

王濛说他,正好肚子饿了,人家又盛意邀请,我们就将就点,聊以充饥嘛,干吗要那样推辞掉呢?刘惔回答说:“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小人”

在这里指的是普通老百姓,非士族阶级的平民,不是道德意义上讲君子小人的小人,“作缘”

就是打交道。

刘惔这句话是说,非士族的平民是不可以打交道的,言下之意是这样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或者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魏晋社会里,所谓士庶之分是很严格的,士就是士族阶级,庶就是庶民、平民,非士族阶级,士庶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连往来都很少,用当时的话讲是“士庶天隔”

所以刘惔讲这话并不奇怪,基本上是当时士族阶级的普遍观点,只是刘惔的“原则性”

很强,宁可饿肚子也不跟平民打交道。

不仅士庶之间,就是士族内部也有高门与寒素之分,两者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

例如前面讲到东晋初年的名臣陶侃,父亲是东吴的将军,并非平民出身,但是因为父亲死得早,所以早年孤贫,在士族中属于寒素,就只能在县里做一个小吏。

热门小说推荐
阴债

阴债

白天人走路,晚上鬼坐车。未至莫停车,否则魂不留。...

重生之都市狂修

重生之都市狂修

我要问这天,谁为正,谁为邪!这世间,我若为正,苍天有情!我若为邪,诸世可灭!烛天老魔孙任健遭遇正魔两道围攻,自爆身陨,重生回到五千年前,地球末灵时代。这一世,他将不再留有任何遗憾!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欲自然不折心!...

逍遥金仙混都市

逍遥金仙混都市

八千年前,赵乾受人陷害,含恨而走,八千年后他证得金仙神位而归,八千年时空逆转,他还是那个十七岁的小子,时间只过去了十天,岁月在他心中打下烙印,却没能在他脸上留下痕迹,谁也不知真相,只知那十七岁少年武力超绝无人可敌,只知那少年医术高超可起死回生一代金仙驾临人间,醉卧红尘!...

鉴品女师

鉴品女师

她轻轻抚摸着每一件奇珍异宝,感受着上面的灵动,感受着一幅幅画面她是一个当铺女掌柜,她身处动荡乱世,自己,家业,心爱之人她最终到底作何选择?...

侯爷是个美娇娘

侯爷是个美娇娘

夏和畅一朝穿越成为京城有名的草包,而且还是断袖!论史上最穷官二代,发家致富成为大地主的故事。换了芯子的夏和畅依旧不改爱美男的爱好,只是多了一个男女通吃的爱好,一改往日懦弱性子,开始霸王硬上弓了。什么?皇上要让她做驸马?这时,位高权重的苏首辅不淡定了,在大殿上公然承认自己被夏侯爷掰弯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