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末魏晋的人物品评
前面讲到魏晋有一种流行的风气,即对人物进行评鉴,当时多称为“人伦”
,或“品藻”
“品评”
,《世说新语》就有《品藻》篇。
“品”
就是定一个人的高下等差,是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分得细一点,上中下里面可以再分上中下,就变成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魏初的大官陈群就提倡用九品来区分人才,并设立一个名为“中正”
的官员来主持,这就叫“九品中正制”
。
把人定为九品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级别不同的官员就用品级不同的人,只有高品才能做大官,所以这种制度又叫“九品官人法”
(“官”
在这里是动词)。
“藻”
就是“鉴其文质”
,鉴定一个人的才能、性情。
“品”
比较偏重德,“藻”
比较偏重才。
人物品鉴的风气其实从汉末就相当流行了。
因为时代混乱,需要真正的英雄人物出来收拾世局,重建太平,那么到底谁才是人才、如何识别人才,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当时就有一些很擅长识别人才的专家,如太原的郭泰、汝南的许劭以及许劭的堂兄许靖,据说都有这种本事。
许劭兄弟甚至把它当作很重要的事情来做,每月初一发布一次评鉴结果,如果一个人的表现有变化,对他的评鉴结果也就跟着改变。
时人把许氏兄弟的每月评鉴叫“月旦评”
(“月旦”
就是每月初一),在士族精英分子中很有名气,以至于“月旦评”
后来竟成了人物品评的代名词,在后世诗文中甚至简称为“月旦”
,如把品评人物称为“月旦人物”
之类。
传说曹操年轻时名声还不大,就去找许劭,要许劭给他一个评鉴:“我何如人?”
—大概是想替自己做广告吧。
许劭不大看得起曹操,本不愿意,奈何他软磨硬泡,结果给了他十个字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识鉴》第一则,刘孝标注引孙盛《异同杂语》。
《后汉书·许劭传》也有这个故事,但评语颇不同,许劭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而《世说新语·识鉴》第一则的本文又写,说这话的人是乔玄—也就是著名美女大乔、小乔的爸爸,话也不同,说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总之,曹操不是个普通人物,不当英雄就当奸雄,看在什么时候。
附!主要人物目录 附!主要人物目录 1孙耀才小名2才子,3本书的男主人公。 4张薇薇小名5老丫,6改变他一...
小说简介身为不受宠的庶女,她事事忍让,l临死前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世上根本没有救世主,要翻身只能靠自己!再世为人,她还是那个不受宠的庶女,却不再忍不再退。庶女翻身成毒女,上辈子的账这辈子算,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就算拼个你死我活,也绝不哑忍低头!...
同父异母的姐姐不想嫁给传闻中又丑又不能人道的未婚夫,亲生母亲下跪求她你姐姐值得更好的,你帮帮她吧。她心寒似铁,代替姐姐出嫁。新婚之夜,英俊的男人皱眉看她太丑了。她以为两人从此会相敬如冰,却不料,他直接将她压倒再丑也是我的女人。她瞠目看他你你不是不能男人剥下她层层的伪装,看着她本来漂亮的面容,邪笑道看来我们对彼此都有误解。...
穿越大唐,吃穿不愁,日子过得无比滋润。可自打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妇之后,一切都变了。皇帝让他官居一品,宰相千金非他不嫁。吐蕃要他的项上人头,高句丽要他死无全尸。可秦长青,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大唐美男子。...
林瞳,一朝被雷劈,穿进了一本手打三千字差评的大女主修仙文!对此穿成了人见人嫌的乞丐?林瞳表示,没事没事,活着就行!穿成了出场就挂的炮灰?林瞳微微一笑,不怕不怕,跑的快就行!作为修仙文中一个命比纸薄的炮灰,林瞳坚定的执行珍爱生命,远离女主的信念,扮猪吃老虎是必须,升级修炼才是王道!至于路上那谁谁谁,美男请都自觉的靠边站,咱不谈念爱,只修仙!...
每当首长出国或者国内视察,身边总有几个英姿飒爽穿黑色西装戴墨镜的青年,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中南海保镖’。本书主人公便是中央特卫中的一员,身怀绝技,铁血柔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接踵而至。性感妩媚的世界第一女保镖,甜美高贵的总统千金,活泼可爱的青春小萝莉,多情奔放的俄罗斯女特工多少绝代佳人,为他芳心荡漾多少英雄娇子,为他两肋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