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迷信思想(第1页)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先迈右脚,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此外,他在人行道上行走时总会避开路面上的裂缝。

阿道夫·希特勒笃信数字7具有非凡的魔力。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相信数字13一直在为他的生活带来好运,他说自己的名字由13个英文字母组成,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待了13年后成为该校的第13任校长。

菲利普王子殿下在每次参加马球比赛之前都会轻轻地在自己的马球帽上拍打7下。

瑞士顶尖网球选手玛蒂娜·辛吉斯据说在打球时会避免踩到球场两侧的“边线”

美国篮球明星查克·佩尔森承认,如果在比赛前不吃两块Kitkats(奇巧)巧克力或者两块Snickers(士力架)巧克力或者一块Kitkats巧克力和一块Snickers巧克力,他肯定就会感到紧张。

即便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尼尔斯·玻尔据说也会在自家门口放一个马蹄铁。

(虽然把这个例子当作人们总会迷信的证据还存在争议,但当被问到是否真的认为马蹄铁会给他带来好运时,玻尔回答说:“不,但是有人告诉我,不管信不信它都会给我带来好运。”

)这些不理性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并不仅限于那些王子、政客和物理学家。

最近的一次盖洛普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说他们至少有那么一点儿迷信,还有25%的人承认自己比较迷信或者非常迷信。

另一项调查显示,72%的公众说自己至少有一个幸运符。

我和英国科学促进会携手展开的2003年迷信调查的结果也显示,现代英国社会中同样是迷信之风盛行。

大约有80%的人会习惯性地敲敲木头以避免霉运临头,64%的人会交叉手指祈求上苍保佑,49%的人会避免从梯子下面穿行。

即便是美国大学中最聪明的一些学生也会做出类似的举动。

为了祈求好运,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考试之前会习惯性地去触摸约翰·哈佛雕像的脚,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则会去摸发明家乔治·伊斯特曼铜像的鼻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哈佛的脚和伊斯特曼的鼻子都因这种迷信心理而被摸得愈来愈光滑了。

虽然很多传统迷信相对来说并没有什么害处,比如敲木头或佩戴幸运符,但其他一些迷信思想却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1993年初,研究人员想要了解门牌号为13的房子是不是真会给住在其中的人带来厄运。

他们在30多家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广告,希望住在“13号”

房子里的人跟他们取得联系,并判断自己搬进房子后是不是的确距离好运越来越远了。

结果有500户人家做出了回应,大约有10%的住户表示在搬进13号后的确遭遇了更多的霉运。

研究人员还想知道这种迷信思想会不会影响房价,于是他们就这个问题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那些房地产经纪人。

调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40%的经纪人说购房人通常不愿意购买门牌号为13的房子,从而导致卖家不得不降价出售。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迷信思想的影响则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在第一章里,我们已经介绍过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他特别着迷于研究人们的出生日期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死亡时间。

菲利普斯曾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阐述了迷信和确切死亡时间之间的联系。

在中文普通话、广东话和日语中,“死”

和“四”

的发音基本相同,正因如此,数字4在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中都被赋予了“不吉利”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闷骚首长,萌妻来袭

闷骚首长,萌妻来袭

蓝薇,B省省长千金。叶扬,A市市长公子,代号X军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长。两人以奇怪的方式相遇,相知,最后相爱。某日,某女问某男说首长,别人都说你是快枪手?某男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然后邪恶地笑着,直接把某女扑倒,说此枪非彼枪,快枪慢枪,试试就知道。...

顾少的小清新

顾少的小清新

她在逃跑途中,被神秘男人破了身。没想到他居然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冷酷腹黑,且不近女色的顾凌擎谁说他不近女色。她每日累的腰酸背痛,终于受不了,我收回让你负责这句话,你自由了。他坐在她床边,把她拉到自己的怀中,温柔的说道小雅,你是不是搞错了,应该负责的不应该是你吗?白雅...

透视小村医

透视小村医

消失三年的叶秋,医术无双,道术盖世,却意外当上村长,带领全村奔小康。...

都市王者苏狂

都市王者苏狂

都市王者苏狂是苏狂张佐倩精心创作的言情小说,长风文学网实时更新都市王者苏狂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都市王者苏狂评论,并不代表长风文学网赞同或者支持都市王者苏狂读者的观点。...

萌妻别逃

萌妻别逃

宋小惜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招惹了的男人竟然是帝国不可一世的总裁裴子琛!他大她五岁,纵横商场数年,行事凌厉果断,没想到向来对女人无意的他,竟然会一头栽在了这个小丫头的手中。裴子琛,你最喜欢什么东西啊?宋小惜眨巴这眼睛,看着面前俊美无比却打上了宋小惜专属的男人!...

云的抗日

云的抗日

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  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  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