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姜兆丰听了好多消息,大约是明白了,现在拉人修的部分,是淮北知府朱检新为了面子工程做的地方,叫闸口镇。
“马大人?”
那人看看他,“你是什么人?”
姜兆丰笑,“我从京城来的客商,第一次到江南办货。路过淮北。”
那人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这个人,穿着锦袍,骑着马,看上去虽然很强壮,倒是不像歹人。
等姜兆丰终于旁敲侧击打听清楚,这位马大人,就是淮北府的河道马由良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了。
夕阳照射在河堤上,金色的光芒把河堤映射成金色。
姜兆丰微微叹息,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年年灾荒呢。
马由良就在二滩头组织民夫修堤坝。二滩头这一段,冬季农闲的时候就该修整,但是,知府朱检新说户部拨款不足,非要先紧着办什么冬日万人赏雪,还弄了什么诗歌大赛,把歌功颂德的诗句编撰成册,献给皇上。
朱检新还令龙颜大悦,因此得了褒奖。
马由良和姜兆丰在二滩头的茶摊子上,就着海碗喝着粗茶,说起了此事。
对着这个从北方来南方进货的小老弟,马大人有点交浅言深了。虽然没有喝酒,但是他郁闷啊。
说是大人,马由良穿着打着补丁的官服,灰头土脸的。
他今天手下一个民夫都没有了,所有民夫都被知府拉去闸口镇修加高河堤,最关键是要搭端午节龙舟大会的台子和修葺一艘大龙舟。
马大人也是进士出身,寒门出身的农家子弟,只有殿试见过一次皇上,然后被分发到地方上,从八品官做起,一路十多年,好不容易调任到了淮北河道。
淮北常年水患,马由良很想为民做实事,偏就遇到个好大喜功的上司,朱检新是京城簪缨世家出身,堂兄就是文昌阁大学士朱检明,太子的岳父。朱家时代京城权臣,光是翰林就七八个,更不要说一般的进士出身的子弟了。
马大人象喝了酒,有点语无伦次,“丰老弟,你是行商,你懂的,这个汛期就要到了,二滩头不修葺,万一,我说万一破了,那是对岸上千亩的良田,十几个村子的百姓,还有数以千计的灾民啊。”
姜兆丰看着好不容易找到人说话的马大人,这位马由良从开年就一直盯在河堤上,四处奔走,好不容易弄到一点修堤的银两,可以雇民夫。之前是春耕,之后要夏收,就中间那么一点时间,可以有人来修堤。
在河堤上,都是民夫和苦力,要不就是他跑进府衙要面对的官吏,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寒窗十年苦读,一朝殿试为官,这位马大人确实是寒门学子的典范了。
眼见着夕阳已经就要沉入地平线,姜兆丰叫了两个侍卫,“你们去和表小姐说,我今晚就不回去了。明天,你们护着表小姐走官道去淮北,找秦掌柜吧。”
马由良看着姜兆丰,“丰老弟还带了家眷?”
“表妹,她老家在江南,这次我去办货,顺便带她回去。”
“那丰老弟还是别留在二滩头了,这个地方,穷乡僻壤的。”
“和马大人难得一见如故,我生长在北方,从未见过大水。又与马大人投缘,不如今晚我请客,找个地方喝酒,听马大人讲治水的故事吧。”
王雨星昨晚天都黑了,等到两名侍卫来报,丰三爷 在二滩头住下了的时候,她都用了晚饭,洗漱干净准备睡了。
自己直接去淮北找秦观玉?不不不,她也想去二滩头瞧瞧。
次日,王雨星到二滩头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二滩头是个小小的沿河小镇,说是镇子都属于高估,就是靠着河堤边,有几家饭馆,茶摊儿还有杂货店儿的集市。毕竟河堤上修堤的民夫一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