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收下了。本王有个妾室在蜀中养病。本王就派你去蜀中,为她读读诗,找找乐子,本王有空回蜀,有机会再召你。”
李圭面无异样地应了。
李知灯也面无异样地应了。
“即刻启程罢。李知盆。”李景霄随意地挥了挥手。
“王爷,奴名:李,知,灯。”女子直视越王,一字一顿,笑意很是谦恭,胭脂映花开。
然而李景霄一愣。
他确定,很确定自己看到了,在女子转换笑意的上一刻,极短的间隙里,她翻了个白眼。
她竟然对自己翻了个白眼?
是那种根本不在乎李景霄的王位,还有如今立下的战功,甚至对他着吉服俊容颜,也不屑的一个白眼。
那一瞬间,李景霄忽的抓捕到一点势均力敌的东西——
是来自同为英贤的默契,英雄惺惺相惜。
李圭说得对,若要为真正的王,他不能,错过任何助力的可能。
他是合格的弈者,利用一切可用之物,然后算一场万国来朝。
“不,本王改变主意了。”李景霄终于开口,“封汝为‘校书’,秩七品,为本王帐下一臣,不日后去越王府见过同僚罢。”
李知灯扯了扯嘴角,眸底异色一闪:“知灯领命。”
点灯引路,万国来朝。
八方珍宝,四海竞舶。
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子,将在十几年后,成为左右盛世国运的存在。
时隔多年,越王回想当日,也庆幸自己那一丝直觉,是多么的正确。
一声钟响,日暮漫天,臣子们鱼贯走出午门,朱红铜纽的宫门轰隆关上。
七月三十一,大朝结束。
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叛乱,终于尘埃落定。
这场携裹进三位皇子的棋局,终于选出了终局的王选。
这场让长安数十万百姓揪心刮肚的动*荡,终于能睡个太平角。
王家势力全数溃败,王俭携亲眷在逃,皇二子赵王被收押天牢,皇三子并皇四子平叛建功,依靠“为今上分忧”的谏言,将半只脚踏上了金銮座。
血洗一城,成王败寇。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隐没十余年的皇四子,那个从小脸部溃烂,而被遗忘在烟花川蜀的越王,靠早已遍布京城的势力,为叛乱落下压轴一子,军功赫赫,如日中天。
百姓们开始从脑海深处翻出皇四殿的记忆,化为了席卷全国的敬服和称颂,一时间,生祠遍地,传说如神。
官吏们也开始从棋局中看到新的权力分布,王赵去后的势力隐隐分为两半,晋或越,蜀汉相争,双龙夺珠。
长安城赢了安,大明宫赢来了胜,朝堂赢来了新的王,天下棋赢来了最终的局。
后世史书载:“天和十三年七月初,逆贼王俭拥二殿赵王,叛。三殿晋王率清河崔并荥阳郑,举兵平叛。先战于长安城门,城门失守,移至皇城,苦战不下,后二殿赵王亲自率兵参政,三殿晋王斥其出尔反尔,向其宣战。战局再至赵王府,死伤上千。及至帝秘密回京,诏四殿越王举兵相助。四殿号‘清君侧’,诏安兰陵萧,截断两翼,击溃逆贼,囚二殿于天牢。月末大朝,帝允两王陈情。两王心怀百姓,无争功勋,谏愿为今上分忧。帝准。”
——《魏书·圣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