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扬声问道:“诗狂为何不进殿来?”
李浩颔首道:“回陛下,臣想起了最后一次觐见先皇,离别之时,臣就站在此处,先皇就在皇上所坐的宝座之上,臣与先皇对视良久,互道珍重,不曾想,待臣归来之时,已物是人非,臣……心中悲痛万分。”
李治闻言也是心头发酸,他可以想象那样的画面,这也让他记起,自己的父皇哪怕躺在病床之上,还每日垂问可有李浩的捷报传来,可惜啊,父皇一直没有等到,现在,征讨吐蕃的事情彻底作罢,他真不知道怎么面对九泉之下的父皇。
一提到李世民,群臣尽都肃穆起来,李世民生前威势太大,即便是死了,提到他之时,群臣也会肃然起敬。
过了片刻,李治缓缓收整心情,长叹一声,道:“诗狂,进来吧。”
“谨遵陛下之命。”李浩行了个礼,走进太极殿,在殿心站定。
褚遂良见李浩光站着,没有下跪,顿时瞪眼高喝:“大胆李浩,你身为罪犯,当着陛下的面,竟然不跪!该当何罪!”大唐面见皇帝和接圣旨虽然不用下跪,但如果是罪犯,别说见皇帝了,见官都得下跪,因为罪犯已经被剥夺了各种权力,所以见人低一等。
李浩回头瞧了他一眼,冷笑道:“那么敢问褚大人,我所犯何罪呢?”
褚遂良道:“你犯了谋反大罪,还想抵赖吗?”
李浩挑眉道:“哦?我谋反了吗?我如何谋反了?”
褚遂良道:“你行军在外,私自将兵权转交于樊梨花……”
李浩直接打断他的话,道:“樊梨花身为行军副总管,只要有行军大总管授命,便可领兵,无需请示兵部,何来越权?”
褚遂良闻言一愣,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顿时皱眉道:“据老夫所知,大唐并没有这个规矩。”
“是么?”李浩冷笑道,“你可以问问兵部尚书,有没有这么一条军规。”
众人闻言纷纷把目光转到了兵部尚书李绩的身上,李绩淡然一笑,道:“长孙大人久不问兵事,对于兵制改动可能有所不知,这条军制在贞观七年的时候,由李靖李将军所提,房仆射呈奏疏于皇上,皇上和门下省皆已批准,遂定成规,一切皆有公文卷宗为证,各位去尚书省和门下省翻阅卷宗便知。”
这时,魏征忽然开口道:“没错,当时老夫还是门下侍中,这封奏疏,老夫批阅的,已定成制,兵部执行。”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脸气成了酱猪肝色,恼怒道:“既然有此军规,为何当初你不说!”
李绩无奈道:“岁数大了,记性不好,给忘了。”
其实这条军规还真的被人遗忘了,因为这是一条有点鸡肋的军规,李靖当初之所以提出这条军规,为的就是以防万一,那年他即将带兵征讨东【突】厥,想到此次出击,风险颇大,而自己又有脚疾,怕因病耽误了军事,就提出了这条军规,魏征和李世民都觉得他担忧得在理,便全都准奏了,但自那之后,这条军规便再也没用过,哪个行军大总管愿意把兵权完全交给副总管,所以说这是一条鸡肋军规,很容易被遗忘,就连魏征这个批阅者也忘了。
长孙无忌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大的说辞居然不攻自破,心中顿时暗道糟糕,眼珠连转了片刻,忽然道:“那你为何称病不带兵,一病便是数月!”
李浩道:“先前我说过,吐蕃地处高原,高原地带与我们中原不同,那里的气压低,空气稀少,说白了,就是中原人去了高原,会不适应,出现高原反应,浑身乏力,胸闷气短,头晕等等症状,高原反应也跟人的体质有关,有人的高原反应还能强烈,有的人高原反应比较微弱,而很不巧,我就是那个高原反应非常强烈的人,强烈到根本无法翻过唐古拉山,因为尚在唐古山口三百里外,我就已经不行了,吃饭连筷子都拿不稳,需要人喂,走路需要人在一旁跟着,以防摔倒。”
李治闻言惊呼:“竟如此严重?”
李浩拱手道:“不敢欺瞒陛下,就是如此严重,樊梨花秦怀玉等人皆可作证。”
褚遂良冷哼道:“他们是你下属,不可替你作证!”
李浩挑眉道:“那么监军许敬宗和金吾卫大将军李元忠可以为我作证!”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闻言尽都眉毛一跳,这二人还真的可以替李浩作证,该不会许敬宗替李浩说话吧?
李元忠此刻不在殿上,但许敬宗在啊,猥琐地躲在队伍后排,此刻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许敬宗的心顿时拎了起来,他万万没想到,李浩这么阴险,居然要自己为他作证,自己要是敢当殿说假话,被查出来的话,刑部大牢在等着他。
李治闻言伸长脖子朝后方看,问道:“许敬宗何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