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脑子抽风是什么,李浩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些愚蠢之人提出的愚蠢建议,要不是岑文本位高权重,李浩绝对会当庭怼死他,就像怼孔颖达那样。
没想到孔颖达褚遂良等一系列儒臣纷纷跳出来支持岑文本,并开始怼李浩,李浩一人独怼十几人,丝毫不落下风,大朝会才开局就如此热闹,众臣纷纷充满了期待,今天的这个朝会……似乎不简单。
双方各执一词,互怼了十几分钟,李世民开始拉架,说实话,李世民对岑文本的提议是不赞同的,但眼下十几个人支持岑文本,而李浩只有一人反对,他若是支持李浩,极有可能会让李浩数敌更多,而他自己也会被人说成是偏心袒护,于是他只能和稀泥,押后再议,这是老套路了。
即便如此,众儒还是心中不满,依旧认为李世民是在袒护李浩,只不过嘴上没说罢了,李浩退下来后十分郁闷,没想到这群儒臣如此讨厌,简直是误国之臣,他目光在文臣队伍中游来游去,忽然浑身一震,发现少了一个人,再仔细看了两遍,没错,确实少了一个人,魏征没来。
魏征居然没有参加大朝会,这太不可思议了,李浩想了想,再次浑身剧震,他记得历史记载,魏征死于贞观十七年二月,也就是今年二月,可现在是四月十五,早已过了二月了,也没听说过魏征过世的消息啊,魏征可是大人物,他若是死了,不说举国轰动,起码长安城内就会闹得沸沸扬扬。
李浩开始猜测,可能魏征还没死,不过应该已经生病无法上朝了,不行,魏征不能死,他可是大唐重臣,决不能死,李浩暗暗决定,待会朝会结束后,一定要找程咬金他们问问,魏征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若是生病了,他必须去瞧瞧,或许自己能有办法。
一想到魏征极有可能命不久矣,李浩便心不在焉,殿上连议了七八件事,他几乎都没听,终于,到了赏赐李浩的时候了。
李浩被李世民叫到殿心,然后李世民满面微笑道:“诸卿,今日朕要说一件事,诸卿听了可能会很开心,这件事,与李浩有关。”
众臣闻言纷纷看向李浩,纷纷猜想,正戏来了,难怪今日李浩会来参加朝会,果然有特别的事,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时,李世民已经朝许廉招手,许廉捧着一只红木托盘走至殿中,在群臣队伍边游走,只见那红木托盘中放着几根稻穗,每根稻穗上的稻谷都颗粒饱满,而且比一般稻谷要多上一倍不止,在场的群臣中有些人没怎么见过稻穗,自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但看得懂的人见状纷纷震惊不已,大殿之上惊呼之声不绝于耳。
待许廉游走一周之后,李世民开怀笑问:“诸卿可瞧清楚了?”
这时,马周赶忙问:“陛下,这是何稻种,竟如此颗粒饱满,而且稻谷如此之多?”
“此乃贞观水稻。”李世民眉飞色舞道,“此稻种乃去年科研寺卿李浩进献,朕去年特意命人试种,一直都未告知诸卿,诸卿可猜猜,这贞观水稻亩产几何?”
马周想了想,道:“微臣观此水稻必定高产,亩产当有四百五十斤之多!”
李世民笑着摇头:“少了。”
马周忙问:“五百斤?”
“还是少了。”李世民得意之色更浓,他就喜欢看这些大臣没见过世面的惊讶样儿,超有成就感。
马周闻言震惊道:“难道这水稻亩产竟有五百五十斤?”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也懒得让他们再猜下去了,神采飞扬道:“朕来告诉你们吧,这贞观水稻,朕派人在不同的地方种了五亩,最高的一亩,产粮七百七十斤,最低的一亩,产粮六百八十斤。”
众臣闻言纷纷惊呼大叫起来,亩产七百斤的水稻,他们这辈子都没听说过,别说听过了,做梦都没敢想过,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就算岭南道那种最适合种水稻的地方,水稻亩产也就两百多斤,撑死都不会超过三百斤,这贞观水稻这么牛逼,亩产七百斤,产量翻了两三倍啊!
“朕已做好打算,从今年开始,将此水稻推广全国,而剑南、江南、淮南、岭南四道最适种水稻,所以在此四道,必须大力推广,诸卿可有异议?”
“皇上圣明!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声高呼,语气中满是兴奋之情。
“好了。”李世民摆手道,“献出如此高产水稻,李浩居功至高,此等大功,不得不赏,诸卿说说,该如何赏赐李浩?”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唉,又要赏赐李浩了,众臣心中各种羡慕嫉妒恨,李浩这小子年纪轻轻就连番受封赏,而且每次都是大封赏,这让他们不得不眼红啊,现在李世民抛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很为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