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2章 吃个闷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后杨太后又抱怨起太学生们上疏之事,言语中不无责备和厌烦之意,尤其是在蒙军渡江侵入江东的时候,他们居然上疏恳请太后与蒙元和议,以保江东免遭战火荼毒。而战役激烈之时,又上疏请太后出京避难。但当陛下尽歼江东蒙元大军,尽起举国之兵北伐,连连收复失地的功夫,却上书请太后下旨回军,以免触怒蒙元,令其再伐江南的旧事重演。

    关键时刻太学生的表现让杨太后对他们十分失望,且对他们动不动就要伏阙上书,拦截陆相座驾的做法更是不满。但是碍于形势紧张,皆是加以安抚,没想到愈加变本加厉,还要拦截还朝的圣驾,而今又要到宫前跪伏上疏,杨太后以为就是不知好歹了,叮嘱皇帝不要再惯着他们。

    有了杨太后的话,赵昺自然又少些顾忌,他将自己的计划大概说了说。杨太后嘴里说赌气不管了,可转眼就叮嘱要注意安全,小心重演当初殿上行刺的往事。他当然是满口应承,称自己早已做好安排,他们要是敢妄动,定然将他们当场格杀。

    稍时,窦兴指挥着小黄门重新布置了早膳,娘儿俩吃的是其乐融融,极为融洽。赵昺高兴的是太后依然表示了对自己无条件的支持,让他得以少了后顾之忧。而太后高兴的是小皇帝依然对自己如从前一般的尊重,没有因为掌控了朝政而怠慢自己,在大事上还会征求她的意见。

    早膳后,按照计划,赵昺更衣前往文渊殿参加廷议,而这次会议多了枢密院佥事韩振及副使江钲,可以说大宋的最高决策层人员基本到齐。御前办早已经将在归朝途中所议的恢复三省的内容整理成文,誊写后分发给众人。

    然后由陈识时和马端临二人分别对外朝三省一院和内廷各司的构架和权力及权限,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其实众人已经通过公文和私信,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个别人与王应麟也有私信往来,获知了陛下的构想。而他们之间也私下进行过交流,当下通过再次讲解,得以更为详尽的了解内容的细节。

    当然这个文本还只能算作议案,是个大的框架,不能算是方案,还需要众执宰进行讨论、修改,甚至决定能否实施。在得到大多数人同意后,方能进在堂议上进行再次讨论,编制详细的方案,进入筹备阶段。而后确定人员和预算等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最后才能够得以成立。所以赵昺想要在明年初完成改制,时间还是相当紧迫的。

    因为改制并不是件小事,尽管有前例可循,但也件涉及国本的大事。所以大家还都是相当谨慎的。不过赵昺倒是不担心他们不同意,自己为此已经做出了不少让步,也达到了士大夫们期望的分权而治的目的。当然分歧肯定也会有,但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还是可以商量的,而他这时要做的就是沉住气,不能够慌,也不能着急,不要想一次会议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果然刚刚进入讨论,陆秀夫和邓光荐对成立内侍省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以为内廷的规模和权力过大,应该加以限制,尤其是御前护军脱离枢密院,转而划归内廷管辖持反对态度;而刘黻则以为将作监和军器监的部分应该划归工部和兵部,而不能成为皇室的私产;江璆则称现下国穷皇帝福,应该减少对皇室的贡奉。

    赵昺对于他们的意见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内廷确实存在他们所言的弊端。且他们考虑的不是十年之计,而是百年之计,坐视皇室日益膨胀,加之天生拥有无上权力,就会成为一个难以动摇的庞然大物,使得与士大夫共治成为一句空话。

    现下赵昺自己能够有所克制,尚能够与外朝达成平衡。而自己的后世子孙谁敢保证不会出现徽宗那般的继承人,在拥有近乎没有制约和大量财富下会干出什么过分的事情。那时候朝廷就成了皇室的附庸,士大夫们则成了助纣为虐的奴仆,所以他们从长远考虑,提出这等意见他也能够理解。

    赵昺其实也做好了妥协和让步的思想准备。但是他知道有些事情的推动,尤其是自己从前世带来的理念和先进技术必须在绝对权威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推动和促进,而资金和武力则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因此他为保证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会大踏步的后退,起码现在不会,而是有限的撤退或迂回。

    当下双方对于恢复三省和成立内务省并无原则性分歧的情况下,对于诸位的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