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兄难为1-2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轰隆隆——”

    一阵秋雨伴着雷声和闪电而来,感觉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冬天。

    张大牛翻身下床,从箱子里找出薄袄穿上,沿着廊下走到厨房里,开始做早食。

    现在张大牛起的比以往都早很多,毕竟那边食肆弄起来了,总不能消极怠工吧。食肆开起来的时间很巧,刚落成就下了一场雨,路过的人基本上都会进食肆躲雨。

    雨一时停不了,总得吃点喝点啥吧。拮据的人就花一文钱叫上一碗玉米须茶,免费续上。手头松一些的人就会几人点两三个小菜,再叫上一小壶酒。

    不过这食肆里酒是限量的,一是因为进一次酒还挺麻烦的,二来就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虽说车速不快,但万事都要小心为上。

    每一个喊着加酒的客人,张大牛都是这么解释的,后来干脆弄了个木板子放到门口,上面写着,

    驾车不喝酒,喝酒不驾车。

    张大牛在把早食的粥煮上的时候,家里人也都起了。自从有了食肆,张大牛常常练手艺,拿各种食材练手,家里的伙食都好了许多,家里人的脸都圆润了些。

    吃完早饭,张二牛、张大妹、张二妹背着背篓,披上蓑衣,张四牛也背上自己的小背篓,跟着张大牛去食肆,张三牛独自一人去学堂。

    今天虽然下雨,但雨不大,村学还是照常上课,只有极端天气才不用去学堂。

    张大牛和张二牛的背篓里是装的今天要用的东西,包括大琪叔昨天回来帮忙带的猪肉、大骨还有一副内脏。

    张大妹和张二妹则是背着给三牛、四牛做的棉衣裤,一人做一套,两人自己的棉裤放到后面做。

    张四牛的小背篓里放的是《三字经》、小木马、一竹筒细沙,还有拔了兔子毛自制的毛笔。现在他在大哥的教导下开始认字了,不像以前一样只知道背,一个大字都不认识。

    出门的时候,雨已经很小了,但还是绵绵地在下个不停。张大牛把张四牛的背篓背在自己胸前,保护好,这里面可是有书呢!书可贵!

    张二牛把大黄牵出来,架上车,几人都上车,把两只老母鸡捆了腿搁在车上。

    前几天经过食肆的一个车队,说是这两天会回程,说好在食肆歇脚,提前告诉张大牛预备上吃的。

    这算是食肆的第一个大单子,以往最多都只卖几个小菜,哪有这个车队的语气豪气。

    不管是从什么方面,这个单子可得好好做。

    张大牛几人进了食肆,先把东西放到休息的房间里,再出来收拾打扫。

    下雨天,村子里其他人就不好在路边卖东西,张大牛就让他们把木箱子整整齐齐地码在旁边,都是同样的木箱子和构造,里面的东西一目了然。

    这也是当初说好的一方面,天气不好的时候,地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当作是放在食肆寄卖,卖东西得的钱不抽成,但每个月会一家给几文钱算作保管费。

    其实按村老们的说法是,不管怎么样都要抽成。但张大牛觉得,本来卖些鞋底子、针线、红薯这些东西就不怎么赚钱,自己再抽成,等于自己得了他们的人工费。

    不过在古代,人力是最不值钱的,张大牛说到这个的时候,村老们都说人干点活要什么钱,他们能赚几个活钱就很好了。

    最后,还是张大牛提议的保管费,村老们考虑再三才答应。

    木箱子都码在靠厨房的半堵墙下面,既能让人一进门就看见,又能被站在柜台里收钱的张大妹看着,免得谁顺手牵羊。

    对,张大妹经过张大牛的考核,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掌柜,张大牛则完全成了厨子。

    最开始时,张大牛是想让张二牛做掌柜的,多见见人,但他虽然不再那么寡言,却还是不善于跟人打交道。

    最后,张大妹脱颖而出,张二妹作为辅助,免得一个小姑娘压不住场子。

    不过张大牛观察过,张大妹天生的八面玲珑,是个公关的好苗子,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喜欢求关注,想来是家庭让她有了底气,不再求那些虚无的东西。

    张二牛虽然没做掌柜,但小二跑腿的活归了他,听菜叫菜,左传右达,人也被锻炼的活泛很多。

    张三牛上午上学,中午下学了就会飞快跑来食肆帮忙,也是做跑腿的活。

    张四牛在人多的时候就在后面的房间做功课,人少的时候,张大牛就会带着他在外面饭桌上认字写字。

    无论是哪一方面,张家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对了,之前给张二牛说的那家突然定亲的姑娘,也是张二牛原本的媳妇,现在已经嫁出去了。

    王婶后来去打听消息,回来后,一脸为难地告诉张大牛原委,那家姑娘听说这家里的顶梁柱大哥突然病了,以后还得时常喝药,所以就飞速把自己定出去了。

    原本那姑娘就是家中的长姐,母亲死后,父亲没有续弦,家里就由她操持的。她突然把自己定出去,就是权衡了几家,选了家境最好的一家赶紧嫁出去完事。

    本来吧,这说亲都是才说上,也没给礼没见面的,你想说哪家都行,但就是这么一副躲鬼的样子,让几家人都不舒坦。

    王婶子还感叹,没有亲娘教的人就是差点分寸,拒绝也得给人个脸面吧。

    况且也不是一家,同时有三家有意向,慢慢找理由拒了就是,那么一番行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几家有什么毛病呢。

    虽然说亲的确都是私底下交流,但有人知道就会流出消息。十里八乡的都是拐着弯的亲戚,一有动静,大家都会很敏感。

    不过这种事情大家也都不会大肆宣扬,谁家都会说亲的,将心比心,不至于如此过分,大家都心知肚明地装作不知就行。

    张大牛没想到是自己当时脑子发热的一个“装病”的决定,竟然搅了张二牛的婚事,不过既然是对方自己不愿意跳张家的“火坑”,那也只能随缘了。

    对于这件事,张大牛心里还有些轻松,毕竟原本的张二牛可是被媳妇教唆地分家分产,差不多是断绝关系了。

    把张二牛调理成这样,再又回到以前,张大牛可是不接受的。

    虽然张大牛其实心里清楚,就算是那姑娘嫁进来,也不见得事情会像那样发展,毕竟张二牛已经不是以前的张二牛了。

    张大牛也委托了王婶子继续帮忙,给张二牛找个合适的姑娘。

    其实张大牛也不想包办婚姻,做封建大家长,多累啊,多麻烦啊。张大牛可不想决定一个人下半辈子的幸福,过的好就算了,过的不好呢?

    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没有自由恋爱,通通包办,张大牛也只能硬着头皮努力做好这个大家长。多多考察,找出好人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