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一接通,姜新圩开口就问道:“张总,你们是不是开玩笑?你们啥时候开始研制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了?虽然我是发动机行业的外行,但我也知道要研制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没有五年、八年是绝对不可能出成果的。到底怎么回事?”
张焕笑呵呵地说道:“姜董,你也吃惊了?哈哈哈,……,太好了,我们还以为你见到什么都不惊讶呢,原来你也有吃惊的时候。”
姜新圩吃惊地问道:“难道这是真的?”
张焕笑道:“能不真吗?你说我们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姜新圩说道:“可是,你们根本没有时间啊,也没有什么技术储备。就算是你们开挂,利用和整合三个国家的技术设计出来了这款大型发动机,那也来不及生产加工出来啊。”
张焕笑道:“如果从零开始,我们当然不可能。就是图纸也画不出来,哪怕我们集中并整合了三个国家的技术力量。这款发动机的图纸可是有将近一吨呢。”
姜新圩问道:“你们不是从零开始?你们借鉴了谁的力量?”
张焕回答道:“我们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其实,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扫尾工作,增加和改进了控制系统,而发动机的主体是现成的,都是从前苏联运过来的。”
姜新圩这下有点相信了,惊喜地问道:“前苏联已经开始了这台发动机的研究,只是没有最后完工,结果他们国家解体了,设备被我们运了过来?”
张焕笑道:“何止啊。我们不但运回来了这家工厂的所有设计图纸,聘用了这家工厂的的主要技术人员,还将这款发动机的三台试制品以及试验平台全部运了过来。说真的,我们还得感谢你姜董,这些都是你给运过来的。”
等到张焕说了一些情况,姜新圩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敢情这些都是梅奥妮和她的East-JM投资公司做的又一件大好事。前苏联一家专业从事发动机研发的研究所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发出了一款1800马力坦克用的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只不过经过多次试车都没有成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为最近两年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越来越少,研究所专家们连生活费都出现了问题,就算找到了原因,一时间也没法改进设计进行新零部件生产,更没法进行进一步的试车获取试验数据,只能在图纸上修改、进行理论上设想和谈论。
等待苏联解体,他们更是成了没有人管的孩子,有能力的人都逃之夭夭,没有能力的只能在这里苦捱,希望等待上级下拨科研经费的那一刻到来,以便对这款发动机进行改进。
但是,他们没有等来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只等来了拿着钞票前来收购的East-JM投资公司的人。他们不但购买设备、购买资料,就连技术人员也买。
俗话说,人穷志短,虽然很多技术人员舍不得卖掉他们,但在几个被收买研究所领导的规劝下,都无奈地低下头,有的技术专家还因为实在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子、父母饥寒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