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甘心?!
即使后来知道了萧姝是假死,他还是久久不能释怀,无数次陷入深深的自责。终其一生都为这次差点失去爱妻而耿耿于怀,只有如影相随才能让他稍微踏实。恋妻狂魔就是这么养成滴。
大齐史称“二王之乱”的这次宫变,最初损失惨重的都在上层,尤其是皇室嫡系。首当其冲的是承乾帝,他被四子杀他嫡长孙刺激的吐血昏迷,后来好不容易苏醒,又发现自己染上怪病,类似du瘾。正是他那个有一手好茶艺的莲妃所为。
此毒也无解药,只能靠死扛。承乾帝身体本来就已经内里衰败严重,被折磨的再次陷入长久的昏迷,几乎等同植物人。
所幸在之前承乾帝清醒时,已经传位于太子。太子李佑昭登基,国号弘治。可他没有太多欣喜,反而是内忧外患。
这次宫变的受害者里,原太子现弘治帝是痛苦最深重的那个。父皇中毒长时间昏迷,嫡长子原本妥妥的太子被害惨死,嫡次子被断一臂终身残废,一个嫡孙也被反贼害死。四个儿子只剩庶出的老三和嫡幼子,嫡幼子幸亏睿王妃舍身相救,才能毫发无损。皇后和两个嫡皇子妃都因噩耗打击,齐齐病倒。
内里忧痛万分的太子,现在应该叫弘治帝了,还未举行登基大典,西北和北疆又传来急报:瓦刺和鞑靼纠集好几个边国大举进犯!明显是趁火打劫,因有人早早把宫变的消息外泄,还因西北两处守军无主将,防军应急不当,已有不少地方失守,眼看就要危机平京。幸亏驻守东北的萧霆驰援及时得力,平京暂时无忧。
之前西北的主将杨慕白被暂调回京城,北疆的主帅赵云飞受了赵贵妃的牵连暂时看押,所以才三军无主的。至此这场宫变就由上层内耗演变成边境百姓遭殃。
经审,赵贵妃因其亲胞弟为四皇子胁迫,把赵莲儿带入宫中,还被算计给承乾帝为妃,不仅间接害了皇帝,还在宫变前听从安王指令极力邀请很多重臣家眷入宫,宫变时这些家眷俱成为反王人质,赵贵妃等同助纣为虐。
其中的受害者就有萧姝大嫂,本来有六个月身孕的林蓁蓁是不想参加那次宫宴的,被皇贵妃亲自下帖子逼着不得不来,结果被莲妃为泄私愤害得流产,虽然保住性命,身体大损几乎再无生育能力。
而莲妃其实是易容的萧家换魂女萧娟,也就是内里的程莲儿。所以她仇恨萧家和萧姝就不难理解了。不过她在宫变时,纷乱中被为林蓁蓁报仇的朱砂给宰了。这次她的魂魄再没机会重生了,正如萧姝诅咒她的:三姓家奴,不得好死,永不超生。
助纣为虐的赵贵妃自然罪无可恕,祸及家族也是必然。她那手握北疆兵马大权的堂兄赵云飞不可能还被新君信任,没有被立刻被斩杀就不错了。
这样活捉反王李佑恪的杨慕白火速赶回西北主持大局,北疆却必须换将,得有人顶上。还必须是弘治帝信得过的,不能和两个逆贼有丝毫牵连。
这时眼睛微明的睿王挺身而出,愿为新帝皇兄出战北疆。弘治帝哪里肯,刚失去至亲的他再也禁不起任何可能的失去。
睿王却据理力争,执意出征。
朝堂众臣和皇帝站的角度不同,大多数支持睿王此举,没有比睿王再合适的人选了。绝对是新帝信得过的,更有睿王以前眼盲时的能力已经让人惊艳,何况现在还恢复一些视力了,于是强烈的支持。
激烈争执到最后,弘治帝无奈同意,然英勇大义的睿王出发前干了一件事,让弘治帝和众人真真不知说啥好。就是他出征还要带着王妃,不是请示是知会。
请旨第二天,睿王把儿子李元瑭送进宫,托付给原来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后。本来一病不起的皇后竟然精神起来。她向李佑熙保证:六六就是她的第五子,是她和皇上的亲儿子。
原来被萧姝保全的李元琦早就和皇后说过,当日七皇婶为了保全自己不仅舍身相救,甚至差点舍弃亲生儿子。虽然事后得知是假死药,可是六六那个风险也远远大于李元琦。
皇后三个嫡子一死一伤,唯有这个最小的被萧姝拼命保全,成了皇后活下去的最大支柱,她怎能不对萧姝感念至深?护住萧姝的亲子就成了她目前振作起来的最大动力之一。
弘治帝对自己的宝贝皇弟本来就是有求必应,现在对他的托付更是义不容辞。就算对他整天恨不能把王妃拴腰上,也装看不见听之任之。但知他居然疯到要带着媳妇去打仗,皇帝差点咬掉自己舌头,含含糊糊的提醒亲弟:战,战场太危险了,万一……
李佑熙怎么回答的可想而知。
然被他拴腰上的萧姝根本还不知情。她只知道李佑熙带六六入宫看望缠绵病榻的皇后,还不许她也跟着去。等她发现儿子被李佑熙卖了时,已经是在去往北疆的路上,没错!李佑熙是把媳妇弄昏了扛走的。
萧姝虽然发飙到恨不得抽死他,可想到此去的危险,再想到宫变后被吓破胆的李佑熙几乎夜夜不敢深眠,唯恐失去她的深深恐惧,还有他的热泪……萧姝只好忍了。
尤其当听李佑熙替她做的各种安排后,其中细致到派陈神医去医治她的大嫂林蓁蓁,还有其他种种。唉!萧姝只能认命的乖乖被他拴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