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三省看看赵石二人,又看看杨中,说:“如何争取古镇的主持,这个杨书纪肯定更会,更容易运作啊。我看直接跟吴书纪说,他都会同意的。”
“不要想当然,也不要把事情想得这样简单。”杨中摇头,“如果不是我了解你,我会认为你是讥讽我夺了你的宝来山开发主持权。但是你别忘记,上次正好就在这里,是你自己提的建议。”
——只有在叶三省面前,杨中才觉得自己真正放松,可以畅所欲言。
“我哪敢。要敢也是木匠作枷,自作自受。”叶三省苦笑,“不过吴书纪那里,我觉得真的可以直接交流,杨书纪带着赵总和石总直接去找吴书纪,吴书纪应该会接受的。”
“可以考虑。”杨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接受也得先有个预案,就是古镇怎么操作。好吧,争取古镇主持我来跟吴书纪沟通,今天就听你说说临江古镇怎么办。”
“那个方案写得够详细了吧?”叶三省再次苦笑,“以馆为抓手,以建馆为核心,围绕馆进行布局,组织素材,提炼主题,我都写过了。”
赵政华,石松乔和杨中三人都看着他,面无表情,叶三省只能继续说下去:“目前我考虑的建馆,是建一个川南民居陈列馆,有了这个名义,就可以围绕民居来做内容和配套,——实际上,我希望艺术家村跟这个民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艺术家村说到底也是一种民宿民居,一个陈列时光,一个陈列时尚。”
——石松乔轻轻击掌。应该是为最后一句妙语。
“怎么做内容呢?首先利用临江镇现在的近百家明清木构民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得非常完整,比如王家大院,刘家大院,雷家祠堂等,都可以做一个相当宏伟的规划,进行招商,——我的想法之一,各个民居不能做为空房陈列,而是做为生活馆展示,里面最好让人继续居住。以前一直是这样,一两百年了,没有必要改变。”
“甚至可以在一馆的旗帜下,开十个二十个陈列馆,比如陶陈列馆,玻璃作品陈列馆,码头文化陈列馆等等,到时再来考虑如何突出重点,进行宣传。”
“大部分民居略作修复后,做一定的特色装修,可以开展特色餐饮,特色商品售卖,除了这些惯常的景区经营模式外,可以考虑引进一些体验式的场所。”
“因为现在做古镇的比较多,我们江城都有好几个,所以我个人建议,不突出宣传古镇,而是推‘馆’,在‘陈列馆’的带领下进行运作和经营。”
“其实这些方案里都有,杨书纪可以发给你们,真没必要让我唠叨。”
叶三省苦笑着结束了讲述。
“哈哈哈,知道为什么要你说吗?这是我特意要求你的杨书纪要求你说的。”石松乔笑道:“知道有一个段子吗?我知道,但我就是想再听你说一遍。我看过个方案了,很喜欢,就是想听你再说一遍,我们听着舒服,放心。”
叶三省苦笑。
他的确无法跟上这位文旅发展公司副总的思维。
这两位杨中的好友中,赵政华稳定精明,石松乔飞扬跳脱,但看起来配合不错,算一对好搭档。叶三省并不反对他们参与到临江古镇的开发中来,至少,他们的格局和能力,能够匹配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如果我们能够拿下的话,我们会聘请叶书纪做我们的首席顾问的。这个是有合理报酬的,如果叶书纪不方便,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赵政华说。
“报酬什么的我肯定不敢要,现在纪委盯得这么紧,忙肯定要帮。”叶三省说,“但是我觉得现在方案已定,你们介入后,真没有必要再召唤我。”
“不,必须要。”赵政华认真地说:“哪怕是细节,比如做一个文案,我们都要征求你的第一意见。”
“选择地址,寻找器物,甚至文字解说,这些找一个专业的公司就行了,赵总和石总你们就是专业的公司啊。”叶三省苦笑。
“缺少一个灵魂人物。这个灵魂人物就是你。”石松乔举手大声说,“叶书纪,哪天你不混官场了,就来我们的公司。”
“小叶……不过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