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马上就可以不存在了,不过贾母毕竟不是史湘云,不会做那等蠢事,而王夫人也在贾母严厉的视线下,不敢吱声。
贾母对史湘云再无怜爱,便说史湘云所谓纯粹是她个人的行为,贾家对黛玉绝无半丝怀疑,这是打算弃卒保车了。
史湘云一脸受伤和不敢置信地看着贾母,她受了这样大的伤害,为什么连贾母都要舍弃她了?就因为她不如黛玉身份高,所以有冤都不能申诉吗?
贾母想着她都这样说了,决计不怀疑黛玉,倒是想要息事宁人的,可皇后和裘卿妤如何能肯?
她们是不会让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真相一定要调查清楚才行,否则倒似她们心虚,硬压着贾家息事宁人一般,传出去,这口黑锅说不得还是要黛玉来背了,贾家反倒能落得个弱势叫人同情。
裘卿妤本就是极护短的性子,这不给贾家一个教训,还真以为每次她们闯出什么祸,黛玉都得好性儿地给他们兜着不成?正好以前发生的那么多事情,正好这次一并儿算总账。
所以,事情发展到最后,反而是闹大了,由淳佑帝和皇后同时派人调查。
这个消息一传开,众皆哗然。这内宅阴私事,大多数的人家,都有那么几起,可哪家也没闹到皇帝和皇后都出面的地步。这是对贾家的荣宠吗?当然不是。知情的都说,这是帝后要给诚恪亲王世子妃证明清白呢,因为那贾家孙媳妇不仅妄想把这污水往世子妃的身上泼,还想拿东西砸世子妃,惊吓到了世子妃动了胎气。
所以说,如果不是为了世子妃,帝后怎么会去管这臣子家中的阴私算计?
至于史湘云的怀疑,是黛玉对她下的毒手,还真没几个人相信的。黛玉是谁?当朝最受宠、权势最滔天的诚恪亲王府的世子妃,还是个极受亲王夫妇宠爱的儿媳妇;史湘云是谁?一介孤女,嫁的又是不袭爵的贾家二房白身一个的嫡次子,无诰无封。如果黛玉真想要对付史湘云,那真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哪里需要动这等手脚?当真是太抬举自己了。
退一步来讲,黛玉不想明打明地对付史湘云,也只需要把史湘云未嫁之身伙同表姐使计勾引诚恪亲王世子的事情传出去,就能让史湘云连人都嫁不了,一辈子叫人耻笑,这才是杀人不见血的一把好刀。可事实上,这件事情若不是史湘云自己说出来,还真没什么人知道,可见黛玉本身并不想坏了她们的名声,对她们还是极维护着的。可惜,史湘云似乎并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她觉得感激的事情。
史湘云最后是被抬着出宫的。
不管是谁害的她,真相如何,她以下犯上的大不敬之罪,还是必须要罚的。一个人犯下的错误并不会因为他本身受到的伤害而抹去。
皇后下旨让慎邢司的人打了史湘云二十板子,饶是她从小身子骨就不差,被抬回贾府的时候,也差不多去了半条命。
史湘云怎么都想不通,她明明才是受害者,她明明只是去讨个公道,为什么受罚的人却是她?说她吓到了黛玉,可明明黛玉一点事儿都没有。史湘云疼得狠了,因着伤口还发起烧来,烧得她脑子也迷迷糊糊的,想着若是自己父母在世,自己哪里需要受这许多的委屈?于是昏迷之中,嘴里喃喃地叫起“爹娘”来。
史湘云想不通,别人却是能够想得明白的。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史湘云的行为可谓大不敬,只是打了板子,这还是看在她是个姑娘家,又是受害者的份上,从轻发落了的。
贾母确实是恨史湘云不知轻重给贾家招祸的,但是看她这等可怜模样,又有贾宝玉在一旁拉着史湘云的手哀哀哭泣,贾母心里的火也不由得散了一大半去。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只盼着帝后能够快快调查清楚了真相,快些将此事揭过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贾家众人提心吊胆地等着帝后查明真相,贾宝玉又因为史湘云受了这等重伤见了血而被吓得犯了迷瞪,贾母和二房的众人又开始围着他转,至于大房,无辜被二房连累,且本身也是下毒的嫌疑人之一,也是人心惶惶,干脆闭门不出,更不往贾宝玉身边凑。
惜春被接回了宁国府,除了迎春再没有人想到去关心一下探春,可迎春被邢夫人和王熙凤约束着,根本不让她往二房去,一来怕迎春和探春走得近了,坏了名声,二来怕迎春被人栽赃成了替罪羔羊。
探春得知史湘云的一番话将她打落泥潭,几乎绝了她一辈子的活路,顿时哭得几乎昏死过去,却除了赵姨娘带着贾环趁着大家都在贾宝玉身边转悠没人注意到他们的时候来看了看探春,其他人似乎压根就忘记了这个可怜的三姑娘,也是,探春以后能够嫁出去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谁还在意她的死活呢?
好在探春还没有那般脆弱,害她的人都还没有得到报应,她怎么肯就这样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害她的人继续逍遥地过日子?
哭得久了,探春自知无望,便也收起了泪水,红肿的眼睛里,闪过疯狂和憎
作者有话要说:好在探春还没有那般脆弱,害她的人都还没有得到报应,她怎么肯就这样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害她的人继续逍遥地过日子?
哭得久了,探春自知无望,便也收起了泪水,红肿的眼睛里,闪过疯狂和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