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方面的建议,着实给顾鲲开了一些新的脑洞,让他看到了自己原本奢侈战略的新可能性。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光靠个人的先知先觉,有时候还是不够全面。
联名款这种时尚/奢侈品牌的合作模式,后世最常见的,一般是奢侈大牌要捧旗下王牌设计师。
还是拿眼下全球最著名的大牌旗下的设计师举例。
比如lvmh旗下的驴牌、纪梵希,要捧席设计师加莱亚佐,那么就会出驴牌和加莱亚佐、纪梵希和加莱亚佐个人的联名款——历史上,此后数年,伯纳德.阿诺特确实就是这么吩咐的。
同理,后世开云集团的古驰,也是这么捧麦昆的,然后过几年麦昆就独立成一个个人品牌了。
顾鲲虽然不是设计师,但他属于运动时尚领域的顶级个人品牌,跟阿迪联名的话,短时间内还是兰方方面受益更多。
具体来说,未来的联名品牌,可以在宣传上强调“完全使用了德国人的科学技术、质量管理和工艺流程”,
这几个环节是德国货比较出名的地方,尤其顾鲲将来要主攻华夏市场,以2ooo年左右华人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清岛下水道里有油纸包”的程度,对德国科技德国工业德国质量还是比较迷信的。
当年国内有个搞家装建材的品牌,叫欧典,卖地板的,就是典型的虚假宣传,把自己宣传成德国品牌,最后被京城工商局罚款了75o万人民币——检测出来欧典的地板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关于质量和工艺的宣传都是满足的。但就是在产地上非要傍德国货,偏偏这种傍德国货还挺有效的,至少被曝光处罚之前那几年,欧典地板一度成为国内地板业界的质量标杆,说明国人还就是信这个,一说你是德国货就觉得你的质量跟科勒水龙头一样高逼格。
这种“德国货=质量好”的迷信,至少十年之内破除不了。顾鲲依稀记得,后世大约要2o1o年代开始,国货质量确实有所提升后,才逐渐有人辟谣、抹掉德国货的质量光环。
而德国人给华人印象没那么出彩的领域,可能是艺术设计部分,所以在设计环节,倒是没必要一律宣传德国设计师了。
顾鲲觉得这事儿未来可以具体分情况。
设计也分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作为运动品牌,卖的各类产品技术含量是不同的,对工业设计的依赖度也不同。
比如鞋子的科技含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卖鞋子的时候可以多强调一些德国工业设计。
但是运动服、甚至泳装方面,科技含量就不高了。连身式鲨鱼皮比赛泳衣,还可以强调阿迪工业设计,至于纯粹为了美感和时尚的比基尼就没必要了,可以强调全部由亚裔设计师进行艺术设计。
总的原则就是德国人给人优势刻板印象的领域,就拿阿迪联名。德国人没有给人优势刻板印象的,顾鲲就让自己的人来。
顾鲲把自己希望联名的范围、尺度,都大致跟达斯勒先生摊牌了一下。
对方倒也爽快,没有强行要求加塞私货,基本上属于“你想宣传哪些联名卖点就宣传哪些联名卖点,你不想宣传的部分咱可以搁置”的态度。
这也算是对顾鲲之前合作的最大善意了,毕竟顾鲲帮他们把耐克暂时打压了一大截。
而联名品牌不是那么快建立得起来的,顾鲲这儿需要准备,阿迪那边也需要等一个合适的契机,所以至少半年之内,阿迪是纯拿好处的一方,在联名方式细节上向顾鲲多让步一些也就很正常了。
大致谈妥了联名范围之后,顾鲲唯一需要注意的细节就是时间期限了。
顾鲲也知道,互联网普及之后的年代,赢者通杀的马太效应是会加剧的。
他目前可以打压耐克一次,让对方受到重挫倒退、损失两三年时间。
可如果未来阿迪的经营和设计不大刀阔斧整改的话,长久来看说不定最终还是要败于耐克之手。
历史上2o年后,两者的市值可是已经差距十倍了。阿迪甚至连本领域的世界第二都保不住,只能勉强当当世界第三,被安踏这种牌子都过了。
(注:仅仅是市值过,不代表安踏的质量和品牌逼格也过了阿迪,安踏的市值是靠市场占有率撑起来的,也就是靠便宜卖的多。)
顾鲲觉得,如果允许阿迪一直联名下去,长久来看说不定有可能成为拖累和包袱。
“历史上,好像到o5年前后,阿迪的江湖地位还是丝毫不逊于耐克的,这应该是因为o1到o4年属于互联网寒冬,所以赢者通杀效应没有加剧。一直到2o1o年,耐克在国内也算是一直稳居‘世界第二运动品牌’的设定。嗯,不如就先签个五到十年的联名期限吧。”
顾鲲在内心如是盘算了半晌,中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