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一,时代的车轮开始缓缓转动。
小朝廷显然没有意识到附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连符太后也没有忙着做一件事。改元。
小皇帝柴宗训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年号,所以这一年就后人称为“显德七年”或者“恭帝二年”(元年是显德六年)。
正月初一,许多生意人仓皇逃出城去,市场上流行着一个奇怪的消息:北汉和契丹的二十万大军正在南下。
东京城被契丹人占领过,那是后晋的事情,晋出帝被契丹大汗直接抓走了。
许多老年人都对这次占领记忆犹新,但对契丹人的感觉其实还不坏。
“只要走了所有的酒和肉,主要打劫的是皇家的财富”
但是契丹大汗的脾气也暴躁得狠,只要遇到强力的抵抗,他们就可能会屠城。
所以聪明人听说契丹人要打过来,就赶紧把家小和财富疏散去乡下了。
市场和朝廷只有一人之隔,要知道,所有的宫廷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供应商,大多数时候,太监们都在市场上采买,契丹入侵的消息,也就自然而然地传到了符太后那里。
符太后虽然是将门之女,但是论起打仗来,是标准的没脚蟹,和大姐大符后深入介入朝政相比,小符后对朝廷、政务基本不通,这个时候她只有一个选择,赶紧去找宰相商量。
唐、五代和宋,宰相都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三省的长官、枢密院长官、同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都可以称为宰相。
比如现在大周的宰相,最重要的是开府仪同三司范质、右仆射王溥和中书侍郎刑部尚书魏仁浦三位,这三位的脾气、秉性,都有不同。
范质大人是个聪明人,是一直劝柴荣不要乱杀人的那种老成大臣。
王溥大人善于推荐人才,但是要说把握局面的能力,看看他家老爷子王祚,我们大概也就能知道一二了。
反倒是排名第三,半年前才被柴荣封相的魏仁浦大人,是个刚健豪迈的老臣,他虽然才五十出头,但却是大周的开国功臣。
当年后周太祖郭威听说后汉皇帝要逮捕自己,一度想要放弃抵抗自杀拉倒。
是魏仁浦劝说他:
“您是国家的大臣,功名一向清白、被世人称颂,现在又握有重兵.据守着重镇。一旦被小人诬陷,灾祸来临是逃不掉的。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不能坐着等死呀!”
郭威最终决定起兵反汉,才有了大周的天下。后来高平之战的时候,战事不利,也是魏仁浦鼓励将士,影响了一大批人,那时候的赵匡胤,还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中级军官而已。
可以这么说,魏仁浦是三个宰相当中最知兵的人。
三位宰相见了太后,见过了礼,符太后赶紧就说起了契丹入寇的消息。
听完这个消息,王溥面色惨白。
他隐约听到了一点消息。
去年腊月开始,东京城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说法:
“天下无主。”
这种消息的出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有野心。
王朝就是这样,小孩子不可能给人任何保证。
一个七岁小孩说要给你荣华富贵,封你做大元帅,你能信吗?
当然不能。
到今天也是一样,七岁小孩给游戏主播打赏一万块钱,他爸妈回来跟你要,你就得退给他,因为他没有成年。
所以,任何一个小皇帝背后都应该有一个成年人,这人首先得是狠人,而且还得是本身不追求篡位的狠人。
比如汉宣帝背后站着霍光,顺治和康熙的背后站着孝庄,同治的背后站着慈禧,明神宗背后有太后、冯保和张居正。
符皇后如果没有统治的能力,就应该有一个强悍的大臣能够管得住武将,或者有一个多尔衮那样的亲王,愿意掌控兵马,却又因为对太后的爱慕之心,不亲自下场。
遗憾的是,柴荣托了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宰相之才,但不是权臣的料。
这是五代大臣的通病,柔、韧,都够了,就是刚、胆二字,远远不够。
有人说这跟后梁太祖朱温杀光了朝臣,文脉中断了有关系。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大家都不愿意死。
王溥大人状元出身,要说用人、布政,他懂。
但是听说契丹人来了,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觉得就应该召兵勤王,李重进到符彦卿都叫回来,人多势众,就把敌人吓跑了。这个打法也有道理,后来明朝几次对抗翻长城进来的清兵就是这样的。
今天的小流氓在夜总会冲突起来也是这样的,打电话叫人,两边都叫来人了,就比谁刀多,刀都多了,就不打了。
范质大人的态度全然不同,范大人也在担心“天下无主”的谣言,他最担心的就是藩镇,尤其是李重进,这个人有太祖的血缘,如果动手来争夺皇位,麻烦就大了。
范质大人想了想:
“让都点检大人挂帅出征吧。”
他推荐的是赵匡胤,这个选择无可厚非。
赵匡胤是柴荣选中的人,也是现在大周最能打的将领,没有之一,赵匡胤带兵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告诉藩镇,大周的禁军仍然强大,仍然能打,同时也能粉碎东京城政局不稳的传言。
符太后听了,觉得赵匡胤显然比李重进更合适,赵匡胤是符太后熟悉的人,也是姻亲,这个人又是一个温和的大脸盘,看上去就比李重进那种雄鹰一样的人好处。
不熟悉,看人际;不知道,看外貌。
符太后于是开口称赞:“我觉得范大人的主意比较好。”
话说完了,她才想起来还没有询问魏仁浦的主意,这位三巨头当中最无声无息的宰相。
和另外两位大少爷才子相比,魏大人是个标准土人。
魏大人从小苦出身,家境寒微,当年读完了书,就到洛阳来谋生。
在船上,魏仁浦把破旧的上衣扔进了济水,还说:“若不发达,就再也不度河回乡!”
这种英雄气概在他进城的时候就消失殆尽。
看城门的兵丁看见他衣冠不整,当场罚钱五十文。
魏大人后来成了枢密院的小吏。
他并不那么出口成章,也不会高谈阔论,没有风度,也没有姿容,但是他从军征讨契丹的时候,成了后来当皇帝的大将郭威信任的人——他记得所有关于敌我双方的数字——兵马、粮草、辎重。
能对一支大军进行数字管理,这是中世纪军队里最缺的一种人。
魏大人听了王溥和范质的看法,听见符太后愿意听范质的,知道事情已经不好,但还是努力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后,一件事情到耳朵里,我们应该先判断有没有,再决定怎么办。”魏仁浦说。
这个刚健豪迈的老臣一开口,那两位进士老爷都觉得惭愧,他们都没有确认消息的来源。
“兵部没有接到奏折,边镇也没有发来急报,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立刻发兵。”魏仁浦看看范质和王溥说。
“魏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就要按兵不动吗?”符太后有点不太高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