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笨功夫……”
正当高达得意之时,突然一名信使从南方而来,匆匆将一份调令交给了他。
“回长安,现在?出什么事了?”高达疑惑地将信拆开,然后眼珠子一下子瞪大了起来,“南国内乱?贾师宪跟东海人闹翻了?都打起来了?”
……
另一边,在南方千里之外的邳州。
滕国公夏贵和两淮制置大使李庭芝两人屏退了侍从,在一间净室之中相对而坐。
十年前清河之盟后,宋国取得了战略位置险要的徐州、邳州一带的土地。这些年来北方局势紧张,临安朝廷便把精通军务的重臣李庭芝派来镇守这片土地。近日来局势紧张,而夏贵突然来访,李庭芝自然要亲自会谈。
夏贵如今已入古稀之年,身体消瘦了不少,但精神仍然矍铄。他坐下后没有说话,只是从袖中掏出一张小纸条,放在了桌上。
李庭芝接过去一看,脸色立刻大变:“‘大宋三百二十年’?……滕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质问,但并非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自从当年艺祖皇帝黄袍加身,大宋延续至今已有三百一十余年了,夏贵强调“三百二十年”,显然不是记错了数字,而是暗示这个王朝气数已尽了……
再联想当今临安的大变局,难不成这位滕国公是动了投靠新主的念头?
果然藩镇一起,便必有祸患啊!
看夏贵仍不说话,李庭芝哼了一声,朝南一抱拳,然后说道:“滕国公,你有今时今日,可都拜当初世祖皇帝所赐,你竟不知感恩、不思忠义,不在这大厦将倾之时匡扶一把,反倒要随东海国做乱臣贼子吗?”
夏贵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道:“不,祥甫,东海国并无作乱之意,只是在贾师宪的倒行逆施之下自保而已。你也莫得轻举妄动,省得闹出什么事端来。”
“自保?”李庭芝冷笑了一下,“都攻入大内、害死官家了,还只是自保?眼看着又要拥立新帝,恐怕那郑绍明是想做孟德了吧?”
这段时间来可谓风云突变,短短的几天里,李庭芝接连收到了好几份矛盾又令人震惊的消息:先是枢密院让他严守边防、提防东海军入侵;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来了一份金牌急递让他带兵回行在勤王;然后还没点齐兵力,就又有一份金牌急递让他别动,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直到接下来的十天里各方消息陆陆续续传来,才让他拼凑出事情的全貌——原来是贾相与东海人闹翻,结果被东海奇兵从海上突袭,拿下了临安,还弄死了官家……
原来如此,是这样——这事也闹得太大了吧!
饶是李庭芝政治经验丰富,这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东海军居然在短短三天之内就从天而降拿下了重兵驻守的临安,这实力竟恐怖如斯!
那么他该做什么,是该带兵回去勤王?但能不能成先不说,万一两淮空虚,被东海大军趁机南下怎么办?可要是不回去的话,东海人现在占了临安,接下来岂不是必然要玩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了,他作为大忠臣,怎能坐视此事发生?
前不久临安又来了一份命令,是枢密院着他谨守两淮,并暗示可封他为“徐国公”——封公肯定是好事,但就现在来看可是可疑得很,八成是有什么阴谋,想收买他。
与此同时,滕国公夏贵又来访,不用说肯定是给东海国做中的,李庭芝耐着性子与他会面,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说法。
到现在似乎已经图穷匕见了,东海国这是要做安禄山啊,这“徐国公”难不成是收买他的代价?
夏贵又摇了摇头:“不,祥甫,是真的。他们东海军进临安只为援救京东商城、驱除奸相并要求赔偿,并无意对国朝做什么颠覆之举。只要满足了东海国的条件,并且新帝登基、政局稳定之后,他们就会撤离临安。”
李庭芝冷笑道:“你信了?”
夏贵无奈地笑了一下:“说来我也不太信,不过那王嘉胜确实是这么说的。我倒是听到一个传闻,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们这么做也就有理了。”
李庭芝一凛:“什么传闻?”
夏贵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东海军虽然攻入了临安,但人手不足,未能锁住城池……贾师宪带着四皇子逃出去了!”
这也不是什么“传闻”,而是真事。15日那天东海军虽然堪堪完成了对临安城的包围,但毕竟仓促,留下了不少空子。事后一盘点,就发现皇子赵晑、贝贵仪、贾似道还有一帮子重臣都没抓到,纵使之后全城搜索也没找出来。这可就影响深远了,东海管委会和全体大会仍在激烈地讨论后策,现在唯一达成的共识只是必须尽快稳定临安朝廷的局势。
“什么?!”李庭芝的脑子迅速转动着,“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说得通了……哈哈,天不亡我大宋啊!”
就他看来,如果整个皇室和朝廷都被东海人控制住了,那肯定就无法无天了。但现在既然贾似道带了一个皇子逃出生天,那么他们肯定就会择地另立朝廷,而天下忠臣一定会追随过去。如此一来东海国的政令便出不了临安城,即使做了曹操也要面对一个天下乱局,还不如要点好处就走,让正统朝廷自己去收拾局面呢。
那这样的话,皇宋正朔便保住了!
夏贵又补充道:“纵使东海国无意撼动天下大局,但局势也必然会因此而乱,说不得就有某些宵小趁虚而入。”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西边,李庭芝也会心地点点头,“而两淮又是重中之重,所以不管是哪一边,都希望你在这时候能够顶起来,守好这处重地。”
李庭芝又往南一抱拳:“为了大宋天下,在下定当保两淮不失!”
夏贵咳了一声:“这不仅是为了大宋,还是为了整个华夏!”
李庭芝看着他,有点不高兴:“大宋不就是华……”但又止住了,“算了,总归是要守住的才好。”
夏贵也换了个话题:“所以太后允了你一个徐国公,不仅是希望你守好徐邳,还是希望你支持朝廷……”
“我当然会支持朝廷……”李庭芝一愣,然后回味过来,此朝廷非彼朝廷啊!
以后很可能会有两个朝廷了!
贾似道已经与东海人闹翻,肯定不会回临安自投罗网,而他又不可能甘心就此销声匿迹,必然会拥立手头的赵晑为新帝再建新朝。而对于临安正统朝廷来说,这就是个比东海人更大的威胁了……
临安朝廷不但会比东海军更尽力地追捕贾似道他们,而且还会拉拢在外的大员,防止他们投靠新朝。李庭芝作为一向与贾似道关系很近的重臣,自然也在他们的拉拢范围之中,而这个“徐国公”便是筹码了。
想到这里,李庭芝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然后玩味地笑了出来。他对于朝廷自然是忠的,但现在朝廷既然没有倾覆的危机,那么为自己揽点好处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