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罗启华出列答应一声,随即退回,给肖道忠使了个眼色。
“圣上,臣有本要奏。”
肖道忠出列了。
“嗯,肖爱卿,所为何事啊?”
“臣请对贾珉治罪。”
元亨天子脸色一愣,随即恢复了平静。
肖道忠这一说,大臣们就低声议论上了。
贾珉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革去功名,削职为民,这个处置已经不轻了。如今还要治罪,难道他还有什么罪行?
“臣昨日接到举报,说贾珉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前些日子,在民间已经造成了恐慌,现在坊间还有流传,说是此次不该开战。”
“这些只是一些流言,议论议论也就罢了。但是,这种论调若是在前线将士那里流传,可就是蛊惑人心,动摇军心了。”
“臣从兵部那里,也确实听说过这些言论。就是因为贾珉的畏敌怯战,大肆宣扬鞑靼人不可战胜,才使得部分将士在前线畏首畏尾,谨慎求稳,以至于贻误战机。否则,如今北温都拉战事早已经结束了。”
大臣们能混到今天这样的高位,自然都不是傻瓜。许多人甚至都是极为精明出色的人物。
对于肖道忠所说的,因为贾珉的言论,就使得前线将士贻误战机的说法,其实是嗤之以鼻的。
贾珉可以说他的,但是,听不听,还在于你自己。
就因为贾珉说了些反战的话,就动摇了军心,贻误了战机,起码在情理上就是不通的。
若是仅仅因为几句鞑靼人厉害的话,就动摇了军心,那你这军心也实在是太脆弱了。
这点儿事情都挺不住,你还能打什么仗?
“李源,真有此事?”
“回圣上,确有此事。”
李源这话,语气虽然肯定,却是移花接木的障眼法。
这些议论确实有,但也只是兵部内部的人,在闲聊时候的笑谈。前线从来就没有传来这样的言论。
这样的事情,本就多是虚无缥缈之词,没有人会去认真追查,到底是谁说过的。
但是,把这些事情安在贾珉的头上,就有人相信了。
“圣上,臣也听说过此事。”
万新堂出面了。
“罗大学士,你有何见解?”
元亨太子又问罗启华。
罗启华本来是不想出面的。
不是他不想对付贾珉,而是他觉得,在这种场合下,以他的身份出面对付贾珉这样一个小人物,实在是有失他的体面,会叫别人瞧不起他。
他在背后指使肖道忠这样做,就已经足够了。
但此时皇上点了他的名,也就只好表态了。
“回皇上,贾珉少年得志,行事张狂,出言无忌,倒也情有可原、但是,北温都拉之战,是朝廷军机大事。他在此事上一再出言无状,此风不可长。若是不加惩戒,今后人人效仿,就将后患无穷。臣以为,肖道忠之言,可以一听。”
见此时还有人不放过贾珉,季大学士实在压不住火儿了。
跟身边的北静王水溶低声说了两句,就站了出来。
“皇上,臣反对。”
没等季大学士再说什么,就听得后面一阵混乱。
原来是兵部的成侍郎和一个驿卒慌慌张张地进来了。
御前侍卫周彤叫成侍郎在门口停止,进来把李源找了出去。
成侍郎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即便是有什么急事,也不该闯了进来。
本想训斥成侍郎,见他脸色苍白,嘴唇发抖,也知道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接过成侍郎递过的文书,见封皮上写着八百里加急字样,心里就有些慌了。
等到看了信中内容,开始时候还不相信,就又看了一边。越看越心惊,越看手抖的就越厉害,然后是身子发抖,最后是腿也发抖,终于再也支持不住,双手一张,头一晕,倒了下去。
这是征北副帅韩天魁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此前投降的鞑靼人,突然反水,里应外合,十万鞑靼铁骑合围朝廷大军。
十五万大军溃败,只有不到两万人逃出,目前已经溃不成军。
鞑靼人乘胜追击,已经占领南温都拉全境,正在向卜奎挺进。
此前吏部派去接管南温都拉草原三府十八县的官员,已经闻风而逃。
太子和长安公主失踪,不知生死。
周彤看了一遍书信,心里也十分震撼。镇静了一下,走到龙座跟前,默默地把公文递给了大太监戴权。
戴权递给了皇上,就见皇上看着文书,脸色急剧地变化着。
皇上突然把公文一扔,大喝一声。
“怎么会这样?”
颓然坐在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