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 大宋有赃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知县转向张安:“你来答。”

    张安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容上前一步说:“此乃先祖于太宗时候写成。你没看见笔记中记录了年号和太宗皇帝颁布诏令之事吗?”

    孙麟便问:“请县尊明鉴:若是那时写成,岂能料得几十年后的葫芦模样分毫不差?”

    张安立刻说:“要不说先祖遇到的是仙人呢,自然料事如神。”

    孙麟冲张安一笑,再一次提高了声音:“那就是说这笔记真的是太宗时写成的了。只是先祖也是神仙呀。在太宗皇帝健在之时就知道了太宗皇帝的庙号并且记录下来,实在是神乎其神!”

    这下堂上官吏们都变了脸色。老百姓可以不注意庙号这事,但是事关礼仪官吏们不能不知道只有一个皇帝死后才会上庙号。蔡知县也隐约想起笔记里确实用了太宗皇帝的庙号。

    既然笔记中有太宗庙号,那么这笔记就必然不是太宗年间写成的。这么明显的一个漏洞他本应该很容易觉察的,只是他接到状纸时震惊于这件案子的奇特,又因为张家二郎是在审官院做官的正好结个善缘便立即出了牌票,只粗粗看了一眼张家的笔记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想起门外这么多人看着审案,若是弄不好今天就要丢人,他看向张安的眼神很是不善。

    张安在孙渔发问之初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儿来,见众人都变了脸色才明白出了岔子。他看到外面的人们听到孙渔找出了这么明显的破绽都对自己指指点点起来,心里暗自后悔。

    孙麟这小儿在那一片地方名声很大,他说葫芦是自己种出来的根本就没人会怀疑,若是张家悄悄的把葫芦夺了去必然会坏了张家的名声。因此张安和他爹商议要把这案子弄得无人不知,这样等知县把葫芦判给张家才没人能说什么,就是嚼舌头也只能在私底下。张安以为有了伪造的笔记事情是十拿九稳的,所以为了造势,他特意买通衙役把听审的人放近些好听得清楚。可是现在尴尬了。

    张安现在忙着遮掩只好说:“也说不定是那道人说的。”

    还没说完就看到推吏向他猛打眼色,他连忙停住不说。孙麟却已经听清楚,立刻大声说:“道人说的?若是你家先祖问道人此事便是刺探皇家情形。不知你家先祖是何居心?若是那道人主动说的,道人为何把这种事告诉你家先祖一介白身?”

    堂外齐州判官赞一个:“好利的口舌!看张家人如何作答。”

    张安这才知道自己答错了。在乡间从来就没有断过以佛道预言祸福煽动聚众作乱的事情,官府很是警惕,凡是沾边的有理也会变成没理。他连忙改口:“我想起来了,祖父曾言,此乃先祖过世前为劝家人向善口述此事,另有人记下。只是我等看书中日期便以为是先祖写就。”

    孙麟立刻大声质问:“过了几十年那口述之人居然把这葫芦的形状记得分毫不差?这么好的头脑,请问你那先祖是哪位状元公?”

    堂外的人听了都大笑起来,引得蔡知县猛拍惊堂木“肃静!肃静!”。

    此时推吏又对知县低声说什么孙渔看知县黑着脸犹豫了半天又是一拍惊堂木,说道:“过目不忘也是有的,古书不乏记载。也说不定张家先祖原来将葫芦形状记在别处。张家二郎得中进士,便知张家文运不衰,必不会为那作奸犯科之事。张家毕竟有白纸黑字,孙家大郎你还是拿不出让本知县认可的证据。”

    齐州判官目瞪口呆:“这蔡知县怎可如此?”

    齐州知州听到此处心里却非常肯定自己又可以平反一起冤假错案了,考绩肯定又能好好写上一笔。“哼,张家二郎在审官院为官又如何?别人怕他我却不怕。审官院虽然是管审查官员考绩的但张家二郎不过是个主事罢了,做不到一手遮天。我也是有后台的。”

    孙麟现在心里无比确定这县官就是个赃官,已经对这知县彻底不抱希望。他看了一眼公堂外面聚集的听众,其中不少人从衣衫看似乎是有头有脸的,还有不少是穿着幱衫的秀才。知县已经靠不住了,这些人就是他最后的依靠。

    他心里暗自庆幸从几年前开始弄的那几件东西总是费尽心机藏在后院从没让外人看过,幸好今年也正好到了可用的时候。他把这些东西抛出来整个齐州都会疯狂吧?这个赃官还敢判张家胜诉他就彻底对大宋死心了,还是上梁山拉队伍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