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去日本,看来真是咬上了一块肥肉。
听他一说,沈十三就知道了,日本这方面的贸易,小的不说,说两大块,一个是汽车业,一个是电器行。
抛开民族大义,说个现实的东西,小本子的电器行业,跟汽车业,领先我们华夏30多年就开始发展了。
30多年的时间,这个不是华夏的错,只能说是一个历史的大起大落不能避免的历程。
再说香港,香港比内陆早先发展,率先繁荣起来。可就算如此,那个时代的香港,使用的汽车,电器,服装,首饰,香包,鞋类,百分之90以上全依赖进口,这就促进了香港贸易的繁荣。
在那个时代,不是卖车的求买车的掏钱,而是买车的拿着钱去求人家卖车,就连香港的名人,在那时,都是排了好长的队,预订好久,才能买到一辆豪车。
记得香港一位名人,就是拿到法拉利在香港的销售权,才成为富豪,才成为名人。
就因为这个销售权,香港的名人富豪,争着抢着把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人带入上层社会。
就说在这个时代,我们华夏没有一天停止过大喊抵制日货,但是,当我们睁大眼睛后,依旧可以看到很多家庭用的是日-本生产的家电,依旧可以看到,大街上到处是日产车,本田跟马自达还少见吗?三菱重工的重汽还少见吗?
我们不是评论家,也不空言误国,但有一点,稍微有头脑的人应该可以分得清,东西好用,为什么不用?凭什么不用?我赚钱不就是为了用上更好的东西?这么简单的道理,小孩子都懂吧。
那问题出在哪?问题在一步步解决。
当年,华夏要加入世贸,很多人都在欢庆,可华夏百分之90以上的人恐怕不知道,那时的国产车,跟国产电器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恐慌。
不是说华夏人都是白痴,而是华夏人太喜欢跟风,有人放个屁,大家说是香的,你也说是香的?你就没脑子?
那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加入世贸时,国产车行业,电器行业,服饰行业,都觉得是自己的末日到了,根本无法与国外竞争(这里不单指日本,还有欧美的汽车跟电器,在世贸后对华夏本土行业的冲击。)
然而,13年以后,事情是不是被解决了一大块,事实证明,现在的华夏,成为了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排名第一的龙头大国,年销售量蝉联世界第一。
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世贸,不是国外技术对华夏本土的压力,华夏的各种行业会崛起吗?
没有国外技术的冲击,华夏本地的一些行业,会不会继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
有竞争,你才知道寻求活路,如果华夏的移动跟联通,还有电信宽带如果不吃独食,也遭受外来同行的冲击,他还敢乱收费吗?网速会那么慢吗?我敢说,如果有同行给他造成冲击力,他的服务跟技术会翻几倍,而价格,也会真正合符民意。吃独食的,都是‘受到保护’才敢吃,才能吃,而受到保护的人或者产业,它注定走不长远,发展也很有限,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了这点。
在其他发达国家,一个家庭的网费跟话费,不超过人均收入的百分之8,而华夏,网费跟话费,已经超过了人均收入的百分之27,广大华夏民众,如今还有些伤不起啊。
……
刘子龙说:“以前,都是外国人拿着好东西来中国卖大价钱,搜刮我们华夏人的票子,因为那没办法,我们国家的行业,造不出好东西,能怎么办呢?难道一直固闭自封?
我们一直用不上好东西,自己也一直造不出好东西?还敢固闭自封吗?
经过这些大起大落,经过国外的冲击,经过贸易,人才会觉悟,眼光才能看的更远,从当年依赖进口的大国,现在不是成为出口大国了么?呵呵。”
沈十三说:“子龙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连尚老都那么重看你了,你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的东西。”
刘子龙拿到的贸易渠道,并非全完进口,很多都是出口渠道,国外有他们的优势,可华夏也有自己的优势,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小国也好,大国也罢,哪里看不到‘中国制造’?
华夏这边出口的分两块,一块是成品,一块是‘半成品’,半成品的范围很笼统,他包括各种零件,因为华夏的劳动力低廉,使得国外很多企业,把零件的订单纷纷发到华夏,用便宜的零件,拿回去,组成价格昂贵的成品。这一点,也是华夏这边出口量争大的原因之一。
这种差距,这个问题,华夏暂时无法拉短,它也需要时间,就如华夏的汽车行业,电器行业,经过了13年,反过来对国外的这些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以前敢牛哄哄在华夏卖几十万上百万的外国车,现在呢?几万块的马自达都有了,十几万的奥迪也有了,20来万的宝马也出现了,这就是华夏的反击,竞争,不光光是人家的手段,也是华夏人隐忍后的强力回报。这——也可称为眼光,如刘子龙所说,更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