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以防御为主的战争计划。
这个计划可谓是超级大胆也更加可怕,它针对苏联的优势拟定了一系列作战方案,把整个巴巴罗萨计划大胆的分为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乌克兰站稳脚跟,依靠装甲部队短途穿插打出优势,将苏联红军聚歼在乌克兰以西地区。然后与苏联展开谈判,争取实现两国和平。一旦达成这个目标,也就获得了这个时期的阶段性胜利。
如果苏联不妥协,那么这个计划将转为第二阶段,德军在乌克兰地区加强防御,等着苏联的第二次进攻——因为德国第一次反击的巨大胜利(也就是镇魂曲计划),苏联人的第二次攻击一定会大幅度延后。不经过精心准备,他们是不会轻易上第二次当的。而当苏联准备就绪之后,德国也已经把乌克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
这个时候就是第三阶段的作战了,德国再打一次防御反击,用优势的装甲部队以及空中力量,摧毁苏联的进攻部队——这么一来双方的距离可就足够近了,也就不会出现因为奔袭距离太远导致装甲部队损失巨大的问题了。一旦出现这个状况之后,德军就可以在反击之后从乌克兰出发,横扫苏联西部地区,占领莫斯科。
当然,这个作战计划是建立在德国现在已经取得的优势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隐含核心思想其实是一个字“拖”,拖的越久对德国就越有利,拖的越久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就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德国比上一世取得了更大的战略优势,这个优势来自于英国本土地区。缺少了这么一个如鲠在喉的英伦三岛威胁,德国的本土工业也就没有了被干扰的危险,后方的工业产能也就能够稳步提高。再加上本土工业整合法国荷兰比利时甚至英国南部之后,生产能力也会越来越高,显然时间拖得越久也就对德国越有利。而等到德国真的可以完全发挥占领区的工业优势的时候,甚至连美国也无法比肩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了。
另外,现在苏联失去了英国这个强援,美国又提前对日本开战,苏联能够拿到的补充物资不能走英国到苏联这条便捷通道,只能经过白领海峡送到苏联的东部地区——等到这些物资送到苏联西部前线,估计至少是1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此消彼长之下,不同于战争开始的时候攻击法国英国那种争分夺秒,阿卡多的第三帝国现在更希望战争拖入后期,这也就是情况变了,期望也会跟着转变的道理。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为了防止美国搅局参战,阿卡多率领德国分秒必争的强攻,一口气打下了整个西欧地区,这个时候整个第三帝国可谓是“侵略如火”,而稳住了后方之后,现在德国希望的是“不动如山”,等到他真正稳住欧洲地区站稳脚跟之后,世界第一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了既成事实,没有人能够阻止了。
不过这个稳住防线霸占乌克兰等苏联妥协的作战方案能不能成功,还要看苏联那边的战争决心到底有多强硬来决定了。如果苏联执意要打,显然德国也只能被迫应战,如果苏联不休整直接攻过来,那德国的一切作战部署也就只能跟着调整,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决策最终确定的博弈。
从波兰农场抽调来的粮食被运往乌克兰境内,德国高层的另一个决定就是把乌克兰的反苏情绪调动起来,要通过多层示好举措,把整个乌克兰变成一个仇视苏联的地区,为接下来的进一步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个时空中,德队进入乌克兰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的,他们如同欢迎解放者一般感谢德队的到来,这种场景恐怕也算是侵略战争史上的奇迹吧。不过当年纳粹的军队对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地实行了更加残酷的剥削,导致了最后双方反目成仇,白白浪费了两个地区人民的支持情绪,而这一切阿卡多已经早就想好了对策,他决定从一开始就巩固乌克兰地区的友好情绪,为今后的作战行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总而言之,德国的新巴巴罗萨计划要求德国在乌克兰境内稳扎稳打,所以德队也一改之前的作战风格,开始缓慢经营起他们刚刚占领的乌克兰地区来。
567为广大读者开通手机站了,永久网址:,手机阅读体验更佳,快一起来吧!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我的第三帝国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