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计妥当。
有谭英这个经验丰富且同样杀伐果断的同行在,就算拿不出什么高明的计划,也能帮着他查漏补缺。
两个人商量了一个晚上,直到天亮才停下来,下楼去吃早餐,然后各回各家,休息,养精蓄锐,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当然,徐景行不需要那么多觉,他只是略微收拾一下就租了一辆车开始在济原的其他景点在转悠,三峡、小浪底这些大众经典都去转了转。
第三天,他准备去王屋山看看。
王屋山的大明在国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是还没上学的小娃娃可能也听家长讲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当然,王屋山本身有这个资格让众人知晓,因为王屋山可不是什么没来李的小山,相反,来历颇大,不但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的圣地,更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注意,是之首,而不是之一。
“之首”二字足以说明王屋山的地位和资历。
而王屋山最早的文字记在出现在《禹贡》一文,“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也就是说王屋山的外形如同帝王的居所,说王屋山的气度能让众诸侯仰天朝拜。
相传,轩辕皇帝祭天的地方就在王屋山的主峰,所以那座主峰也被称之为天坛山。
除了轩辕皇帝外,基本上道教知名人物都能跟这座名山扯上关系,像老子、王子晋、王褒、于吉、魏存华、葛洪、孙思邈、司马承祯等等,这还是亲自到过王屋山并且留下了文字资料的,没有留下相关资料的就更多了,种种跟道家相关的传说可谓是多不胜数。
另外王屋山不光受道教人士青睐,更受文人墨客喜爱,不说别的的朝代,只说唐朝,基本上最顶尖的几位诗人就亲自到访过王屋山,李白、杜甫、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王维、刘禹锡就亲自到访过并且留下过不少经典诗词。
看看这一大串名字,真的把有唐一朝的顶尖诗人给一网打尽了。
可见王屋山的魅力之强。
当然,王屋山的风景确实不错,这里独特的地质环境和奇特的山体结构更是造就了“愚公移山”这种名传千古的励志传说,更有种种难得一见的精致和事物。
比如说停车场附近那棵超级银杏树,以及与银杏树毗邻的不老泉。
那棵银杏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树龄,高四十多米,需要八个人才能合抱,占地面积足有一亩多,而且至今为止依然郁郁葱葱健康的不得了,是国内五大银杏树之一。
树旁边那口不老泉也了不起,据说已经有两千多年没有干枯过了,始终有水,与那棵超级银杏树相依相伴甚至成了爱情的象征,不少情侣来到这里都会许愿祈求爱情长久。
当然,徐景行看的可不是这些,而是真正的内涵。
他远远的就开了本相之眼,然后,在本相之眼中这王屋山真的恍若人间仙境,光是那棵千年银杏树就差点晃瞎他的眼睛,那棵树竟然诞生了本相,不但如此,更蕴藏着浓郁的绿色灵气,看着就生机勃勃,只要环境不出现大问题,他估摸着这棵银杏树再活个千把年的不成问题。
说得夸张点,这棵树真的已经成神了。
然而在他眼里成神的可不止这么一棵树,那口不老泉也不差,虽然没有凝聚出本相,可无形之强,灵气之充沛,简直能吓死个人。
等他再往上走的时候,甚至都不敢那么放肆的使用本相之眼了,只能小心翼翼的收着点,悄悄的四处偷瞄,因为这山的物性太强太强,可能轻微的震动都能把他给震死。
不客气的说,就他这本相,在王屋山的物性面前就是一个婴儿,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他这样的修行者,在王屋山这个级别的大山面前,可能比普通人还要脆弱还要危险,因为普通人不动修炼不会驱使本相乱来,只要不胡乱尝试就没什么危险。
而修行者的本相比较活跃,少有异动就有可能招致反震,哪怕是最轻微的反震也是灭顶之灾。
所以他非常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本相丝毫不敢大意,只看,而且是只敢悄悄的看,完全不敢碰触山上的任何东西,别说那些个诞生了“本相”的存在,就是路边的花草树木都不敢乱碰乱摸,非常非常的小心。
修行越深,他就越发的清楚大自然到底有多可怕。
他这么点修为,在大自然面前就如同滔天洪水中的一只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