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一超多极时代的到来,让国际形势变得明朗,中国虽然逐步从全球各条战线撤军,又宣布裁军100万,但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全球部署、全球威慑的能力让第二强德国以及其他深陷二战的强国都不由得退避三舍,没有那个国家或者国家联盟敢于直面中国的霸气。当然私下里串联一下,给中国的全球部署添点乱子的本事还是有的。
中国在北美的军事部署就被美国和加拿大极力反对,而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也在背后怂恿,为了避免出现新的冷战,中国刻意降低了在北美的军事部署,除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永久划归中国的直属海外省之外,只在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和曼萨尼约地区有两个与墨西哥军队共同使用的联合海空基地,圣迭戈和旧金山的军港也仅仅是租用30年,到期也将归还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当然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中华共同体移民不断涌入,到时候美国能不能把这三个州笼络在合众国内,还是承认其全民公决的结果允许其独立,被认为是有可能引起下一次大规模战争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诱因。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为首的中华共同体将成为亚洲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绝对统治者。复兴中的老欧洲与战败的美国加拿大都无力挑战中国。双方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还有南美诸国的争夺上还有很多领域是空白的,可以预见在这些地区中国势力与白人势力的斗争将会是这些地区不稳定的外部因素。
所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新秩序的开始,在很少经历战火的南半球土地上,代理人战争变得十分频繁,这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的全球冲突的主要形式。引起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与德意、美加的直接冲突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恐惧,相比之下代理人战争似乎是个更安全的宣泄敌意的方式。也有其他的直接原因导致代理人战争的流行,比如在争夺某些资源或者市场的时候,超级大国(中国)和世界强国(德国、美国)发现扶持当地的反抗势力比挽起袖子直接下场的战争更省钱,并且随着电视、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对公众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公众厌战战及对战争波及领土的情绪变得极为敏感,这使中国更倾向于资助和控制当地的反欧美武装反抗力量,比如在索马里内战中投放补给给当地的真神教反抗军。
双方常规军备的明显差距会促使较弱的一方通过盟友或非国家行为者开启或者继续战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战争(哥委战争)中随着哥伦比亚在第一次哥委冲突和加伊纳斯角战争及感恩节战争取得胜利进行的一系列代理人战争,委内瑞拉-圭亚那联盟因为没能通过通常的直接争斗的方式取胜,而开始依靠武装反抗组织和准军事组织如南美家园党来抗击哥伦比亚。
还有,一些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自由民主制度的,即使军事力量强也会因为民众反对而选择加入代理人战争,这样的现像随着二战结束在中国很常见,因为所谓的“二战综合症”——中国的老百姓虽然对恢复天朝上国的地位很有自豪感,但是战争中的惨烈牺牲在这个并不好战的汉民族主体国家里酝酿着强大的厌战情绪。这也是在一系列代价极高,耗时长的在中部非洲和北方领土的反红俄治安战的直接战争之后,重新提起了厌战情绪(被称为“反恐综合症”),后通过代理人战争加入南美哥委战争的推动因素。
一些国家比如美国也有可能会通过代理人战争躲避可能的国际间的来自盟友、利益伙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反对,美国虽然在二战中战败,但是有条件的投降和充分的战争动员让美国的军事实力反而有所增强,民族危机感的深重,让美国在周边发生一些事态变化时也更倾向于通过战争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特别在长久的和平条约、盟友协定或者其他的国际协定中表面上禁止直接的战争的时候(破坏这样的协定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好的结果-国际间的负面影响、事先列在协议上的惩罚、其他团体和他们盟友的报复行动)。
在一些情况下,有些国家可能会因为金融原因加入代理人战争:支持非法团体、叛乱分子、非国家行动者或者不先进的联合军队(经常用过时的或者剩余的装备)比部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