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十分繁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基本上也是没有怎么理会的。当然,一些重大事务,辽郡方面都是需要苗人风点头才行,他一旦离开,重大事务就必然不能再展开的,所以,走之前也要定下一些制度。

    真武宗对荆楚郡江湖诸道的统一之战,几乎都是兵不血刃的,这也是前期的基础打得好,少林宗也是准备改名叫“禅宗”的,但少林宗尚未完成对“河郡”的统一。

    真武宗是国宗里第一个完成本土江湖统一的,少林、峨嵋、崆峒、五岳、昆仑、点苍、丐帮、五色大旗宗、兽宗、唐器宗(俗称:唐门)、百花宗、浣花洗剑宗,都尚未完成本土郡内的统一。

    丐帮、浣花洗剑宗估计是很长时间内不能完成的,少林宗的麻烦是内部,应该蛮好解决的。峨嵋宗就比较麻烦了,其所在的成都郡一直是比较混乱的,经历过青城、神衣院两个大佬的统治,留在成都郡的都是老油条门派帮会,峨眉宗不拿出诚意,单凭武功是无法完成的。

    五岳剑宗的问题也是出在内部,不比少林宗能够很快解决,五岳剑宗的内部矛盾已经激烈到要分家的地步。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此时就得看五岳剑宗宗主“柳宗元”的手段如何啦!

    崆峒宗不是内部原因,崆峒派还是相当团结的,但崆峒派处于朔风郡,朔风郡有“风劲草漫马蹄鸣,人现头发踪迹隐”的评价,别称是“马匪朔风”。此郡的匪患非常的严重,几乎每个村镇都有子弟加入马帮的地步,而在以前,崆峒是不会理这些的,他们只管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现在却是不行了,要想在“大动荡”时期不成为炮渣,崆峒宗必须整合朔风郡,这不是资源上的原因,而是整个大局的影响,除非崆峒宗想沦为别宗的附庸,或者被切割,否则,崆峒宗接下来的精力,就是要对那些马匪动刀子。

    不过,马匪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不是崆峒派的敌人,有些马匪并没有称门立帮,那它在属性上是属于地方上的叛乱,而不是江湖势力。江湖势力是指宗、门、帮、会、庄、院等等,属于“宗派制度”上面的范围,如果不是的话,就不关崆峒派的事情。

    昆仑宗位于极北的“雪原郡”,雪原郡也被称为“雪域高原”,人口比辽郡还稀少,仅为四百多万,但却都是脑袋僵化,极其顽固的门派势力聚集地。昆仑宗要想令这些被“雪”冻僵思想的门派俯首称臣,就算是名义上,也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雪域高原”恶劣的环境,找到这些门派也是困难重重的。

    不过,昆仑宗并不着急,在雪原郡,昆仑宗是可以横着走的,就算不能形成一郡的统一,也不影响昆仑宗在大动荡时期内的布局。

    其余的国宗也都是内部或外部等等的原因,唐门被称为“钱袋宗派”,除了极少部分保持清醒之外,其余的都是钻进钱眼里。为了争夺利益,唐门高层也是手段极其恶劣的,这就给唐门扫平“岭南郡”的道路增加了无数障碍,到目前为止,唐门还没有什么成绩出来。

    当然,唐门钻进钱眼里的高层们也不着急,他们坚信“钱能使鬼推磨”,而“鬼”在这个天地里可是“异端”,所以,唐门的口号就是,“老子扔一把钱过去,异端就得跪/舔”。

    荆楚郡处于太玄帝国的内腹,是一个内陆大郡,人口已经突破三千万,进入此郡就有一股繁荣的气息扑面而来。荆楚郡的人们受真武宗的影响,最流行的服饰就是“道袍”,男女老少似乎都以穿“道袍”为荣。

    不过,受“道籍制度”的推行,荆楚郡人民的这个爱好被生生的剥夺走,以后谁要是再穿,就是违反了“道籍制度”。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反正只要不用“青色”,你丫道宗还能说我是“道袍”吗?所以,进入荆楚郡,看到的衣着款式都显得单一,色彩却是缤纷的。

    离“真武宴”还有十一天的时间,荆楚郡却是处于喜庆的气氛中,就连最偏远的地区也会挂几个写着“嚞”字的灯笼、门联,以示支持真武宗,这也从侧面说明,真武宗在荆楚郡所具有的地位。

    现实中港岛警匪剧里有一句很牛逼的台词,江湖大佬摔破酒瓶,牛逼哄哄的说“十二点后,我话事”。游戏里,江湖宗派们却不需要说,因为这是“三权分立”制度赋于宗派的权力,江湖事归武权,平百事归朝廷。

    因此,在事件属性定义上是很重要的,究竟是江湖事还是朝廷事,就要区分清楚。国宗就是江湖朝廷,国宗若是不管事,江湖就没有秩序,而荆楚郡的百姓们如此拥戴真武宗,也说明真武宗在治理荆楚江湖诸道事务上,是很尽力的。

    苗人风原本是想“传送”到荆楚郡,后来怕出什么变故,改为坐船出辽港再入岭南郡的“广港”,横穿“邺郡”后进入荆楚郡。荆楚郡是一个令黑道闻风丧胆的郡,真武宗的弟子们经常出来扫荡,迫使各个山寨无法生存下去,这也是荆楚郡百姓拥护真武宗的主要原因。

    治安良好带来的就是商业发达,也使得荆楚郡非常的繁荣,在辽郡的话,经常会有饿死的平民,也有卖身葬家人的平民,但在荆楚郡,这些都看不到,就连乞丐也极其稀少。当然,不是说没有乞丐,就没有丐帮成员的存在,丐帮真正的成员也不可能沿街乞讨的,他们是武人,是修炼之人,扮乞丐是探听消息,不是生活常态。

    虽然看到了荆楚郡的安定繁荣,苗人风却没有什么惭愧的心思,他就算喊出“辽郡是苗人风的辽郡”,心里却没有为辽郡的发展而奉献的心思。

    官道边的茶棚在各个地方是最常见的,茶是劣茶,但茶棚却也是消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也是事端争执的常发地。来来往往的商人、平民、江湖人,都会在茶棚里歇个脚,讲一下八卦,偶然也会吹个牛,这就使得茶棚的生意是极好的。

    莫要小看茶棚的收入,一个茶棚的成本是极低的,一壶茶是10铜板,糕点什么的点上几份,最多也就50个铜板,但地段好的话,一个茶棚一天也有数金的收入。1000铜板=1银,10银=1金,1万铜即是1金。

    “我握了个根草,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也知道,一天数金收入,岂不是说一个茶棚的客流量得达到千人以上?何况,一壶茶加几个糕点是可以好几个基友一起用的,那得好几千人啊!可一个茶棚最多只能坐个二三十人,几千人的话,得开到什么时候?”

    跟苗人风讨论“茶棚”生意经的家伙叫“蓝拜庭”,是苗人风在从岭南郡抄近路时遇到的“卖货郎”,也就是挑着担儿四处走商的家伙。蓝拜庭的实力只是高段(完美丹田)一流,他走商也是为了赚钱买材料,让丹田无暇,完成丹田三段扩增。

    估计是走商走的有些过火,一路上跟苗人风喋喋不休的讲他的生意经,而这货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最热闹的官道地段开间茶棚。不过,开茶棚是需要官府跟当地宗派允许的,蓝拜庭走了好几个郡,也没有申请到执照,却也考察到一堆关于茶棚的资料。

    “嘿,三刀兄,你这就有所不知啦!茶棚明面上是经营茶点,但暗里却是经营各种生意的,杀门、偏门、情报等等,都把茶棚做为秘密联络点的,单凭这些,日入10金是最少的。”

    杀门是泛指杀手势力,偏门是左道的一个门派,主业也是刺杀、探查等等。

    “那你还不如加入这些门派,门派出面,总比你一个人去跑,获得执照的几率要大。”苗人风随口说道,他自然知道自主经营,跟弟子替门派经营,完全是两种概念。

    蓝拜庭一听就眼冒光芒,这货就是个话唠,最喜欢跟人吹这些江湖门门道道的,只是口还没有开,就听到“轰”的一声,蓝拜庭一声卧槽,极为麻利的钻到桌底,还扯了扯苗人风的裤管,“三刀兄,赶紧躲躲。”

    “拷,我最狼狈的时候也没有躲到桌底的”,苗人风一脚将蓝拜庭的手踢开,抬眼朝向望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