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上是青白玉。
大小路拳头,但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小玉却雕刻成了这副模样:
一只荷叶独立水面,荷叶浑然天成,正好利用了玉中的青色雕刻而成。而荷叶上窝了一尊大肚佛,半眯着眼假寐,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持着佛珠。荷叶贴近水面,周围用刀刻出了一串串的涟漪。
杨浩连连咂嘴。
他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雕工了。杨浩去过一些大饭店,当初觉得那里的刀工厨师在豆腐上的雕刻的精细,不过现在看来和这一比,甚至连个屁都不如。
“这叫做微雕。”陈达才插嘴道。
杨浩点了点头。
这块普通的青白玉在没有雕刻之前,差不多十多万就可以了,但是经过这么一雕刻,身价立马数倍增长,标价五个八。
除了这玩意,杨浩还看见了一块黄玉。
对,和田玉的黄玉。
通体透黄。
这块玉雕比之前的“莲中窝佛”要稍微大一些。
它的名字叫做“好年头”。
玉的底座被雕刻成了树根,栩栩如生,年轮、根茎,无一不巧夺天工一般。
树根被从中砍断,做成了平台。
平台上坐着个穿肚兜的娃娃,怀里抱着一只南瓜。
“好年头”的旁边还摆放着这块和田玉原本的照片——这虽然是一块上品的黄玉,但是原本的杂质也相当的多。
雕刻者挖掉了那些杂质,并且把原本的玉料改成了这样。
浑然天成!
杨浩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
看来自己带来的这块墨玉果真不会被埋没,就外面的那几件作品,就足以证明了马老的实力。
“老弟,别看了,这些是马老的徒弟雕刻出来的。现在啊,老马基本上不接单子。他的作品,基本上都能传世。别说玉料了,就算是经他手雕刻出来的木雕、石雕、骨雕……出价上万的都有。”陈达才笑着拍了拍杨浩,示意他们向后厅走去。
不过还没有走,刚才那个营业员小姐就迎了上来。
“先生,老板确实已经不接单子了。如果二位有什么需要,我可以介绍别的雕工师傅来帮您雕刻。您刚才看的“好年头”和“莲中窝佛”就是我们老板的徒弟雕刻出来的。”
“算了,其他人的技术我们信不过。”陈达才摇了摇头。
说罢,两人继续要往里面走。
只是陈达才这句大实话却惹了有人不快活了。
玉石斋内一角始终埋着头的老师傅抬起了脑袋,用着奇怪的目光打量着陈达才和杨浩两人。“二位信不过我的技术?”
杨浩想解释一下。
毕竟这年头青出于蓝而盛于蓝的例子海了去了,说不定对方的手艺就会比马老好一些呢。
只是陈达才却不这么认为,面对对方的质问,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只相信马老的技术。我老弟的料子好,出不得一点差错。”
这句话倒是把对面那位雕工师傅给逗乐了。“我马昌平打小就跟父亲学雕工,什么样的料子我没有见过。做学徒那会,上百万的鸡血石我都敢拿来试手。行,你们信不过我自然可以。我带你们去见我父亲。我就想知道二位究竟有什么“好”料子。”
这位师傅加重了“好”字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