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久,马况到小屋子来了。他进门就笑着说:“文渊啊,你怎么躲在屋子里啊?刚才咱们县鼎鼎大名的神童朱勃来了,哥哥还让人去找你,让你们见上一面呢!”
文渊垂头丧气地说:“有什么好见的,我这样子,配得上跟人家见面吗?”
马况看看他这个小弟弟,忍不住笑了,他吩咐下人:“准备酒席,我要跟弟弟喝酒聊天。”
酒席上,马况给文渊斟了一杯酒,说:“文渊啊,哥哥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你看人家朱勃这么小就有如此学识,你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是吧?哥哥跟你说,不要小看自己。像朱勃那样,只能算是小智慧,所以很容易就成功了,但也只能这样。而你呢,才是真正的大才之人,大器必当晚成。他日后还得有求于你呢!”
马况说了很多,文渊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这个叫文渊的少年,便是后来名垂青史的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将门之后。他的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将领赵奢。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后来他的子孙便以马为姓。马家时代人才辈出,汉武帝时期,马通曾经在卫太子谋反案中立功,封为重合侯。马通的哥哥马何罗也因功拜为侍中。后来太子案真相大白,伤害过太子的江充等人被处死,马氏兄弟担心自己也被治罪,便企图谋逆。失败后被处死,马家因此败落。到马援这一代,马家渐渐又恢复过来。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上面有三个哥哥,马况,马馀,马员,三人在王莽时期都受到重用,官至二千石。
马援在受到哥哥的鼓励后,立志读书,可是跟人学习《齐诗》良久,还是弄不懂意思。他又懊恼了,一气之下,他打算到边郡去放牧。他去找哥哥商量,马况说:“你这是大器晚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你就按照你的喜好去做吧。”没等马援出发,马况去世了,他便在家替哥哥行孝。
后来马援做了郡督邮,但是这个官儿他没做多久。有一次他押解囚犯到司命府,这是一名重囚犯,去了肯定是死罪。路上,马援经过跟他交谈,觉得他这样死去实在太可怜,便放了他。私纵犯人,这可是重罪,所以马援也不能回家了,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到边郡去放牧,于是趁着这个机会,跑到北地去了。在那里,他带了很长时间,直到朝廷大赦,他也没有回来——他在搞畜牧业。
那些年,他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有了成群的牛羊。他这个人,仗义疏财,济人所需,好结交英雄,所以跟当地很多豪杰都关系密切,投靠他的朋友也非常多。几年下来就有几百家。
后来他又带着宾客们游览陇汉间,面对着巍峨的群山,荡荡的江水,马援心绪澎湃。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可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实在太短暂了。年华易逝,岁月不再,转眼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可是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难道一辈子就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吗?他不甘心!面对着大山,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大丈夫立志向,就应该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建功立业的雄心始终在他的胸膛跳跃。不管年纪他多大,不管命运如何,他都不会放弃。他不是一个放牧的羊倌,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志士。他渴望有一天,能等到机会,让他施展自己的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又留在了陇南,继续放牧。这次又是很快发展起来,他拥有几千头牛羊,几万斛粮食。此时已经王莽末期,天下扰乱,百姓不安,无数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他完全可以凭着这些家产富甲一方。但是他没有。财富对于一个庸人来说,有着不可抵挡的吸引力,甚至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人来说,又能算什么呢?弃财富如同脱屐耳。面对着万贯家财,他感慨道:“家有财富,贵在能赈济穷人,否则只不过是个守财奴罢了。”他将财富分给亲友们,自己粗茶淡饭,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二百年后,有个叫诸葛亮的智者总结了这种做法: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后来有人将马援推荐给王莽,王莽给了他一个高官。此时的王莽政权已经日薄西山,如同一共生命垂危的老人,正在咽他的最后一口气。马援到凉州躲了起来,而凉州,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此时天下大乱,英雄蜂起,蜀地的公孙述,关中的更始帝,关东的刘秀,齐地的张步,安定的卢芳,渔阳的彭宠等等,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凉州的一位英雄也趁势而起,这位英雄名叫隗嚣。隗嚣拥兵十万,称霸西州。隗嚣跟马援私交甚好,对马援也非常信任,任命马援为绥德将军,大事皆与马援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