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村是个大舞台,各方势力将会粉墨登场、“文艺汇演”的时刻就要到了。
但,为什么非得这样?我不明白。
宋老说:“因为你们江家在后山的祖屋啊!”
唉、苦笑……
整个上午,宋老都在院子里画画。
我的意思是,与术法无关,他是真的在描摹乡情风土人情,习惯性地畅心怡怀。
而我因为哪都不想去,索性就在院里不时煮茶添水,看宋老作画。
等到去饭馆午饭的时候,我从窗口向外望去,外面整个市场真是热闹非凡!
两边排满了摊位。一部分相对要规整些、是本地人用水泥和青石垒造的卖货台子,条件好一点的都依托着台子用毛竹捆扎起了雨布篷子。
在这些篷子之间,则是由远来的小贩见缝插针地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分别占定了相对好一点的位置,就在方寸之地上比赛似的陈列上了他们自己带来交易的东西。
中间留下了一条条窄窄的不规则丁字型通道来让赶集的人或牲口通行。
在某些稍微宽敞的转角位置,则是立起了大伞,摆上小桌,但是一律没有凳子;这些就是猫街村民们卖小吃的摊位了。
中间塑料、柴米油盐、时鲜果蔬菜、家鸡山货衣服电器、皮毛铁器坛坛罐罐……各种货物夹杂着摆放,小贩们不时都要为争地盘而吵上几句;但他们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做生意赚钱上;这种时候,谁有闲心不作生意专门停下来吵架?那都是傻瓜!
更远一些是大牲畜交易市场。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吵嚷喧哗声。
抬头向外望去,丁字路口簇拥起一堆人,不知道在干什么;只是隐隐听得见有女子的尖利的哭泣声。
忍不住和宋老告罪一下,出去看个究竟,他则让我等会还去金顺家的小院会合。
挤进人堆,终于看清楚了他们刚才围观的是什么。
道路中间跪着一个女子,面前还铺着一大张白纸,上面写满了字。
我太熟悉类似的情景了。
在沙柳镇的街上,偶尔会看到这一幕。要么是孩子、要么是学生装扮,要么是孕妇……而纸上写的大多是从外地来寻亲不遇,求给10元钱吃饭、或者求好心人给点车费。
这是一个活跃在乡村集市的讨钱群体,眼前这个讨钱女子的年龄竟然和阿梅差不多,只是小腹微微隆起,但我觉得这多半是伪装出来的。
如果是平时,眼前的这一幕再正常不过。
但我的心中总觉得有哪点不对。
这样一想,我就上了心,偷偷观察了一下,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女子跪坐在那里一味哭泣,却总是低垂着头,这使得从我这个角度看不到她的面容。
难道,首先上场表演的就是这个讨钱的女子?
呵呵,不管是龙套还是主角,这个首先上场的,为什么是个女的、为什么是个漏洞百出的讨钱人造型?
——光天化日,不便比拼术法,所以就来这么一出吗?
旁边的村民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而我在想,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大戏揭开帷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