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的话点醒了刘辩,以至于他顾不上计较对方插话之罪,而是直接道。
若董卓真的不敢主动攻城,那么留给他的时间便会大大增加!最起码,他可以分心压制城中的流言。
“不,董卓所谋求的远不止这么简单。也许,他在试图用这种方式影响陛下的决断,让陛下主动认输。”
姚广孝仍旧摇了摇头,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而是有话直说。
“影响朕?让朕主动认输?凭他也配!”
听闻此言,刘辩差点拍案而起,倘若董卓的想法真的如姚广孝所言那样,便是对他彻彻底底的侮辱。
这是完全不将他放在眼中的表现。
“朕手中还有近三万大军,凭借雒阳城高墙坚,当初百万黄巾都打不进来,他董卓怎能攻破?”
“朕倒要看看,他带来多少粮草!”
刘辩怒不可遏,虽然他所言都是气话,但事实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旦他据城而守,确实留有一线生机。
“臣想,董卓的目的不是这个。”
曹操突然若有所思。
“那是为何?”
“恐怕,董卓是想要逼陛下主动撤出雒阳。”
曹操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是了,若陛下不愿同董卓鱼死网破,或许暂避锋芒是更为理智的做法,而董卓所做的,也是希望陛下生出这样的想法。”
姚广孝一拍大腿,一念同则念念俱通,当曹操点破最关键的一点时,他已经洞察到了董卓所作所为之中隐藏着的动机。
对方的算计太过巧妙,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阳谋,或许,董卓一方在设局之时也希望己方能够知晓对方的目的。
原因,条件,形势全部都按照董卓一方的想法搭建妥当,而己方即使想通了前因后果,出于利弊考虑,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逼朕离开雒阳?董卓麾下倒是真有一个好谋士啊……”
刘辩怒道,他心中清楚单凭董卓绝对想不出如此缜密的布局,而他能够做到这一步,肯定有人在暗中指点。
而对方又将他的心理揣度得无比确切,自己确实不想冒性命之险,而董卓又将事情做得无可挽回,唯有离开雒阳之后才有重整旗鼓的可能。
而且,倘若自己能够突破董卓军的防守,对方也不会紧追不舍,因为到那时对他们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入雒阳城颉取利益。
也就是说,董卓还真就直接告诉自己,冲破重围逃离雒阳是最好的做法。
“但若真如此,朕岂不为丧家之犬!”
刘辩愠道,他知道主动离开雒阳意味着什么,尽管避开了被当面废止,却足以让董卓擅自更替新君。
不过,此时他脸上已经没有了怒色,事已至此,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他只是有些无法说服自己罢了。
“陛下,需知重耳先逃方成大业,勾践委身方可吞吴,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亦是如此。”
“陛下当以大局为重,暂且避其锋芒,待来日重整旗鼓,诛杀逆贼!”
曹操察觉到了天子的犹豫,但为人臣的本分还是让他劝说道。
“也罢,朕便忍他一次!”
刘辩长叹一声。他也非固执之人,曹操给出了台阶,他便借坡下驴,做出了决断。
“谯侯可传令全军,今日全军修整,明日突围,去往……豫州!”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