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如何增添天子一方的力量,终究还是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不过,如此一来他便于毁约无异,同时此事结束之后,自己可能受到朝堂上下所有人的排挤。
包括天子,包括董卓,甚至包括世家一系,自己的名声将一落千丈,此后处事更要如履薄冰。
可他实在想不出其他的解决之法,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双面带刺的选择。
自己的名声相比于大汉安危,在曹操眼中,孰轻孰重已经一目了然。况且,最坏的结果不一定绝对发生。
于是,在纠结许久之后,曹操叫过夏侯兄弟,在二人不解的眼神之下,下达了一个命令:
“整顿全军,随于董卓军后,前往雒阳,控制局面!”
此言一出,就算是不通世事的典韦也察觉出气氛的不对,何况是夏侯兄弟?
但他们都没有劝阻与质疑,因为曹操此刻的神情无比严肃,甚至严肃到他们生不起反驳的念头。
其实,在这个命令出口之后,便代表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于是,他便只能将自己的声名前途寄托在天子的宽宏大量之上,毕竟他放董卓通行,已经有渎职之嫌。
即便是及时前往雒阳调停,也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至于能否补全,还要看事态将发展到何种地步。
可他为了保证大汉不至危急,只得如此。
于是,曹操紧随董卓之后,向雒阳进发。
而此时的雒阳,已经失去了一国之都应当拥有的体面与安定,混乱与喧嚣自何进失踪那一日开始,便充斥在整个雒阳城中。
何进旧部开始在雒阳城内大放谣言,针对十常侍害死何进的说法遍布京都,甚至天子在其中的谋划也被人加以最大恶意的猜测,同时传播开来。
前两日还好,从顾全大局的方面考虑,袁绍一直在积极地压制何进旧部的出格行为,皆以董卓为由安抚他们,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混乱。
但当董卓被在渡河途中被阻的消息通过不知什么途径传到雒阳城中之时,加上天子始终不愿就此事给出说法的态度,何进旧部被袁绍所压制的怒气直接爆发。
他们开始鼓动百姓封堵宫门,终日在皇宫前叫喊“为大将军报仇”等诸多口号,而且拒不上朝,直接扰乱了朝堂秩序。
十常侍自然也调派兵力抵制这种行为,但由于双方实力相差不大,还有袁绍的暗中阻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毕竟,他们之间的斗争再怎么激烈,也不可能在雒阳城内展开厮杀,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再是党派之斗,而是举国之耻。
所以,无论争斗再怎么激烈,也不可能上升到交战的程度。但即便是这样,也使得原本繁华无比的雒阳城内行人寥寥。
甚至于,平日里风雨无阻的朝会都陷入了短暂的混乱阶段,以至于暂时停止,等到事态明朗之时再行开启。
好在,朝堂没有就此陷入瘫痪,否则,便不再是仅仅雒阳城内之事。
亦或许会引发天下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