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农家是否被朝廷罢黜无关,关键是百姓的生产方式,除了革新一些工具之外,似乎和许圣当年并无多大不同。
数百年来,农家弟子也只是教导百姓如何耕种,而不是开拓更为有效的耕种方式。
甚至连思考此事的人都寥寥无几。
这样的农家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耕种方式太过僵化,连带着天下农事仿佛一潭死水,连波澜都少得可怜,让人看不到希望。
在归结出这一结论之后,董决便从来没有流露过笑脸。而是终日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在不断探索农家、农事新的出路。
他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什么声誉,什么留名千古,什么圣贤之名,他统统不在意。
甚至说他热爱农事都并不正确。
但他就是不想看到农家走向绝路,他埋头田野,就是为了开拓出一条道路,让天下百姓不至于饥寒,让传承自神农的农之体系得到不断发展。
就是这么纯粹。
处身田间,而心系天下。或许世人不会知晓他的姓名,但他还是在为这个天下倾尽全力,做出一番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知晓“增社均摊制”有害农事未来之后,他会表现得如此愤慨。
他早已为发展农事奉献了自己的灵魂。
但他此前的探索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无论他再怎么努力思考,终究是局限于时代,任由他苦思冥想,也思考不出农之一道未来的归属。
但项明这超越时代的眼光给了他新的方向,让他一下子看到了农事之途并未断绝,而是将继续发展下去。
倘若能够按照应有的规划发展,终有一天,会达到天下人人有粮可食,有衣可穿的盛况。
纵使他也许不能亲眼见证这一天的到来。
不知不觉中,他早已热泪盈眶。
当他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才发现台上台下一片静默,许重闭目养神,而尹成早已不见踪影。
台下众农家弟子极其混乱,都分成一个个小团体,有些甚至十数人聚在一处,静静观看着被他们围在中间的纸张。
虽然看起来杂乱,但他们都有意识地保持了会场的绝对安静。
看到此景,董决也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部《农典》将会给众人带来多大震撼,所以台下如何反应他都不会吃惊。
这是,许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张开眼睛,见董决已然看完全书,还正用一种欣慰的目光扫视全场。
两人视线交集,许重微笑颔首,董决读书的速度比他想像中的快了不少,此刻刚到丑时,距离他的规划还有一些时间。
董决虽全神投身于农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得人情世故,只是有些时候不屑为之。所以此刻,他读懂了许重的意思。
于是,他再度翻开《农典》读了起来。
此前只算是通读,只能算是了解一个大概,这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没有在一夜之内便读透这本书的意思,但还是不愿意放过一点时间。
很快,他又沉浸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