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看着两人不解的表情,微微笑了笑,没有卖关子,直接道:
“此制,虽可解一时之急,但倘若持续施行下去,恐怕过不了几年便会出现纰漏,从而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许邵二人便是一愣,在他们看来,项明此法立竿见影的同时也足以维持百姓富足,只要可以解决眼下民不果腹的问题,那么便是可以流传百世的好制度。
而现在,此制的创始者亲口承认制度存在纰漏,最关键的是他二人根本看不出纰漏何在,这就让他们颇为惊奇。
“此言何出?望阳羡侯为我等解惑。”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许邵开口问道。
“此制虽合乎情理,但某思考之时,却忽略了一项最为关键的东西,那便是人心。”
项明顿了顿,似乎给许邵兄弟一个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道:
“此时的百姓食不果腹,遇到此等立竿见影的制度必将会趋之若鹜,视为佳法。而倘若一旦产出粮食可以维持百姓不死,却不能保证饱腹,那么问题也便随之而来。”
“在此制之中,无论是上缴赋税还是所得之粮一切按人数年龄均摊。然而人力各异,力大者出力更多,也需要更多粮食饱腹,却同力小者平分,久而久之,矛盾便会随之而来。”
项明所言仅仅是一个最为浅显的纰漏,其实,此制最大的弊病是在一代之后,此时的人经历过贫苦,就算食不饱饭,也会得到一定满足。
而下一代人不同,倘若这么发展下去,他们不会经历饥寒致死的时期,对于此制强制的公平,自然会起到逆反心理。而倘若生产过盛,则更加麻烦,一不留神便会导致整个农耕体系的崩溃。
当然,这些后果太超乎当世眼光,就算项明直言,许邵二人也未必能够听懂,于是也就将此事忽略过去。
饶是如此,听完项明所言,许邵二人依旧是惊讶得张大了嘴,震惊让他们一时间忘记了礼仪。
“当……当真会如此?”
过了许久,许邵才开口。
得到项明肯定答复之后,许邵反而眉头紧锁,眼睛却瞪得老大,颇有质问意味地开口道:
“那么,阳羡侯当初为何向天子献上这种有着明显纰漏的策略?”
他倒不在乎项明此举对于朝堂的影响,但倘若此制有如此弊病,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好不容易熟悉了之前的制度,却又存在种种问题,此制改过来容易,但要是像再改回去,便会凭增许多麻烦。
这样一来一回,对于百姓的冲击不亚于一场战争,还不如不改!
许邵兄弟虽为儒皮,但他们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农家之道,以百姓为根本,以农事为信仰,听闻项明如此献策,自然会怒从心起。
如此语气,还是极力压制下的结果,若不是顾及项明的身份与武力,许邵恐怕就要拍案而起,指鼻质问。
“因为,此法见效最快,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大汉回到战前的状态。”
对于许邵的反应,项明没有丝毫意外,反之倘若对方真的掀翻桌案,也许他还会更高看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