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以前传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于乱葬岗这东西,似乎从古至今就有不少乱七八糟的传说。

    不过其中没什么根据的居多,不过在我小时候,我家现在住的楼边上的一个老爷爷曾经给我讲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故事。

    这是其中一个。

    村里的老人总会告诫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不要到后山小树林里去玩,说那里不干净,为什么会不干净呢?老人们倒不是吓那些孩子,听说村里人因为生活艰苦去小树林里砍樵的,进去后再也没出来过,家人去找,之后那家人就再也没出现过,估计是他们误入了乱葬岗,出不来了。闹文革期间,即使疯狂地破除迷信,也还是有许许多多关于树林后乱葬岗的各种骇人传闻。

    奶奶是经历过文革的世纪老人,暑假回家乡住的便是奶奶和爷爷的旧瓦房,爷爷没能熬过文革的摧残,奶奶一个人带着我爸和小姑两个孩子,一直支撑到改革开放,儿女婚嫁。现在已是85岁的高龄了。身体很是健壮,看不出是八十几岁的老太太,相对看起来像六十岁的阿婆。怎么也想不通奶奶是如何养生的。

    八岁的我习惯靠在奶奶膝头听她同村里的老人一起唠嗑。夏天夜晚的院子凉风习习,月光照得院子亮堂堂的。

    奶奶刻满风霜的手轻轻抚着我的头发,“阿梅啊,听着哟,这次回来要乖乖的,不要到处乱跑了,特别是后山的小树林,记住了?”我表面上应了声好,心里早就按捺不住,小孩子天生的逆反心理,你越说那东西越不能碰就越去碰,越是警告很多次就越去犯错,当听到不能这么做时,心里早就预备这么做了。

    隔壁家王阿婆唬我说到:“就是,小梅啊,你爸妈把你放在这里,你可千万要听话呀。那小树林里有一个乱葬岗,就抗日战争时留下的,有日本鬼子还有八路军,没人敢进去的,敢进去的不是疯了就是再也没出来过,不信你问你林爷爷。林爷爷是住在前头的我爷爷的至交。林爷爷轻咳了一声,正色道“小王啊,你们就别唬这娃娃了,这娃才多大呀。娃,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如何?”

    我两眼放光,点点头。刚刚奶奶和王阿婆讲的都不算什么,我可是偷偷看过日本贞子的“大胆娃娃”!小看我,心里犯着嘀咕,却还是默默地听林爷爷的故事。

    八路军抗战时期曾以他们村子为根据点。鬼子进村后烧杀抢掠,残害了不少村民,八路军改变了正面进攻的策略,改成了游击战。歼灭了大部分日军,由于大量的死亡人数难以处理,村里人就将尸体全都搬运到后山,挖了个万人坑,填埋了尸体。

    战争结束后,随即而来的是大跃进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本来后山还有几家守墓人,但渐渐的人们不再供奉山神,不再信牛鬼蛇神,守墓人搬离了乱葬岗,村民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一日,一场大雨冲刷了山体,乱葬岗里的尸骸被冲刷出来,凌乱不堪地堆砌在万人坑里。

    有人还去坑里扒尸骸的衣服和鞋子,在那时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再疯狂的事也是做得出来的。去的人多了,能用的尸骸身上的东西也被剥夺得七七八八了。

    后来时常有人听到山的那头有狼哭鬼叫的声音,时常深夜哀嚎不断。胆大的人夜里提着油灯进到林子里,第二天便在林子外发现了赤身裸体断了脑袋的尸体。上级有派人调查,白天进到林子里勘察路过乱葬岗时竟看到穿着军衣的红军在烧饭檫枪前来调查的人在看到那军人用一截白骨的手抓着勺子搅动锅里血红东西的时候,吓得连滚带爬,几个人都面无血色,拼了命的原路返回。

    可不管他们朝哪个方向跑都还是回到乱葬岗,筋疲力尽的他们惊恐的看着裹着日军衣服的东西扑向他们,是的,是东西,说不上是完整的尸体,只是一团扭曲的手和脚。

    同行的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先祖是懂风水的,虽然在他这代已经失传了,可他多少懂些苗头,知道进入了不该进的地方,之所以走不出去是遇上了所谓的鬼打墙,这些死人怨念很深,是想绝了他们的路。他连忙点起了手里的火折子,果然,这里没有空气的流动,火折子上的火都不动。他举着火折子朝每个方向探去,顾不上同伴的呼救声,在西南方向,火苗轻轻抖动了一下。确认了前进的方向,躲开了栖身而来的怪东西,大喊一声,“西南方向有出口,大家快跑”也顾不上是否有人跟上,握着火折子奋力跑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