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枯乏味,却又充满着意义的实验,这让他心里很是满意。
唐心点了点头,转身来到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前方,打开操作系统并运行程序,准备记录数据。
在唐心准备好了之后,何远洋快步来到了另外一间安保等级很高的房间,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间的门。随着钥匙的响动,厚重的铁门轰然大开,里面的所有东西暴露出来。
那是无数的电子元件,它们根据某种特别的规律被焊接在地板上,而若是仔细观察地板便能发现,地板其实是一块无比庞大的硅板。那些电子元件并不是全部平铺在上面,还有一部分通过弯道叠加起来,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桥梁。电源导入的各种数据线在桥梁通道当中穿插,将每一个电子元件彼此连接起来。
若是从门口眺望房间里面,里面的这件产品多么像一个放大的人脑,电子元件就是神经元,而一根根的导线则是神经突触。
何远洋打开灯,看着静静躺在灯光下的这个人工大脑,心中涌现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个伟大的成果,全部靠着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这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情!
深吸一口气之后,他拉开在门口的总电源开关,让实验室外面的特殊电源将电流传导过来。在电闸闭合的瞬间,强大的电流就像是溪水一样快速涌入其中,分散向各个电子元件而去。就如同诺米骨牌一样,电子元件上的指示灯一个接一个亮起来,直到最后,整个人工大脑上泛起了幽兰色的灯光,仿佛有无形的神灵回荡在上空。
见此情形,他立刻对唐心说:“启动数据库里面的程序。”
程序是华科院在制造羲和的时候,为她量身打造出来的程序,在做实验之前,他向上面申请过了,将这套程序拷贝到自己的实验室当中,借此来完成自己的逆格式化实验。他用的是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作为主机,性能较之羲和的天河三号要差一些,所以拷贝的程序也只是羲和的部分程序,但对于他这个实验来说,这些程序已经足够用了。
当程序启动的瞬间,一组组信息通过华科院的内部网络被转接到公共网络上。
某一个书房里,有一个女孩接到了电话;某一个网吧里,一个有些青涩的小青年的qq亮了起来;某虚拟现实游戏当中,一位玩家正在呼朋引伴共同商议策略。
如同羲和测试的那样,逆格式化实验也同样需要进行图灵测试。由于这个项目是他一个人做,何远洋只能跟自己的助手在实验前几天,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来筛选不同的人,来进行这次图灵测试。
在被测试者跟这个新生的人工智能开始交谈后,何远洋转身,盯着房间内的虚拟屏幕,屏幕的正中央是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
这是阈值的曲线图。
周小同给人工智能定义的阈值,哪怕在何远洋的逆格式化实验当中也必须要用到。即便何远洋再怎么跟周小同不合,在这一点上他也得承认,周小同是独一无二的天才。
“0.81”
“0.89”
“0.93”
“0.99”
“1.00”
“过去了”
……
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某一瞬间,阈值曲线跨过了那根代表着稳定智能的红线,并且稳定下来。
实验室的两个人看着屏幕上的数字,异常激动。
人工智能虽然已经出现在世界上,但对于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水晶,人类一直没有搞清楚起原理。水晶对人类来说,就像是函数当中的变量,可以看到却无法掌握。
何远洋的实验是利用人脑逆向工程,通过模拟人脑,制造出来一个电子脑,来代替人工智能当中最关键的水晶。如此一来,人工智能的大部分都掌控在人类的手中,而不像之前一样,是一个黑匣子。
何远洋深吸一口气,问唐心:“这个电子脑的计算能力如何?”
“受电子元件和超级计算机的限制,真正运算能力只有羲和的百万分之一。但将各方面综合起来说,却是这个时代毕业大学生的平均能力的28倍到31倍之间。”唐心调取早已经设定好的函数程序,根据上面显示的数据得出结论。
何远洋有些满意,虽然他制造出来的这个机器无法跟羲和相提并论,可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人类自己真正完完全全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对于这个刚刚出现的人工智能,他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溺爱。
PS:求收藏!读者群:99721196,欢迎每一位读者的加入,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