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更加忐忑,说话也更谨慎,认真筹措言辞,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孙策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下文。见此情景,孙策也不催他,让人为他准备房间,让他慢慢考虑,慢慢反省,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说。
蔡邕有点蔫。
蔡邕被孙策扣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后院,有人欢喜有人担心。欢喜的是刘和、孙匡,他们有机会向蔡邕请教绘艺了。担心的是袁衡、袁权,蔡邕名满天下,襄阳书院又聚集了不少读书人,孙策对他不够礼敬很容易被引申为对读书人的怠慢。
一向不怎么管事的袁衡亲自出面,向孙策了解情况。
见袁衡盛装出席,袅袅娉娉的拜在面前,孙策有些意外。得知她是来询问蔡邕的事,孙策忍不住笑了。“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姊姊让你来的?”
袁衡有点窘迫,第一次以正妻的身份进言,她还不太适应。“是姊姊,不过妾也觉得姊姊的担心有道理。大王就算想留下蔡公,商讨学问,也该让人到襄阳书院做个说明,以免误会。人言可畏,襄阳书院有很多读书人,不仅有中原的,还有益州、交州的,新年将近,不少人将返乡过年,如果把这样的消息带回去,难免对大王的名声不利。”
“看来该反省的不仅是蔡公。”孙策捻着手指,收起笑容,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你觉得我会在乎那些读书人怎么想?”
袁衡脸上泛起微红,她抿着嘴唇,长长的眼睫毛闪了闪,躬身施礼。“请大王指教。”
“王后可知现在的读书人有几种?襄阳书院的读书人又是哪一种为主?”
袁衡眼神疑惑。“读书人……还有不同?”
见袁衡一脸茫然,孙策有些遗憾。袁衡和外面接触太少了,根本不了解情况。他招了招手,让袁衡坐到身边来,挽着她的手。“阿衡,如今的读书人有两大类:一类是你们心目中的读书人,一类是我寄予厚望的读书人。你们说的读书人读圣贤书,一辈子在圣人划的圈子里打转,动辄圣人如何如何,一心想治国平天下,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那本事。我寄予厚望的读书人是读书识字,却不局限于圣人的圈子,而是以天地万物为宗,能踏踏实实的做事情,哪怕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
袁衡的小手被孙策握在手中,感受着孙策掌心的温热和力量,心跳加快,脸也更热了。她不敢看孙策的眼睛,垂下眼皮,强迫自己集中精力,考虑孙策的问题。
“大王说的后一种读书人,当是指郡学堂、木学堂、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吧?”
孙策点点头。南阳是最早推行新政的地方,幼稚园、木学堂、讲武堂都是先在这里推行的,三年幼稚园、三年郡学堂或者讲武堂、木学堂,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入工作岗位。这些人有一半左右出身卑微,以前是不太可能有机会读书识字的,所以不介意做匠师或者从军,大部分人都进了木学堂做匠师,或者进军中做侍从,真正留在郡学堂做学问的是极少数。即使进郡学堂做学问,他们也和旧式的读书人有所不同。
他们才是孙策的希望。那些一心只在圣人经典,被孙策称为旧式读书人从来不是孙策关注的重点,他不会克制打压他们,但也不会太把他们当回事,愿意合作的不拒绝——比如邯郸淳、胡昭等人,他们可以在郡学堂做教师,领取一份俸禄,不愿意合作的也不强求,由他们自生自灭——襄阳书院的不少学生就算于这一类。袁衡担心这些人会对孙策名声不利,实在是多虑了。
几个死读书、不明事理的读书人,能兴多大的风浪?连许劭都被我骂跑了,我还怕他们?
听了孙策的解释,袁衡有点窘迫。“大王教训得是,妾也该反省,不能抱残守缺。”
“你历事浅,平时不怎么与外人接触,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正常。姊姊怎么会这么想?”
袁衡挣脱了孙策的手,拜伏在地。“是妾愚笨,没有领会姊姊的良苦用心,请大王恕罪。”
孙策狐疑的打量着袁衡。袁衡的言行举止都有王后风范,只是未免太规矩,连握握小手都局促不安,说句话都要有板有眼,一副朝堂问对的样子。正当豆寇年华,却没一点朝气灵动。袁权一心要让妹妹做王后,生嫡子,不肯让她有一丝失误,会不会过犹不及,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泥胎木偶?
看来应该和她沟通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