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十四章清谈误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的哲学思想,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是魏晋时期曹魏正始(240年—249年)年间,何晏、王弼等人自称继承老庄,清谈玄学,这就是魏晋玄学的开始,后人称其为“正始玄学”。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西晋时期玄学的忠实追随者王衍(王衍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郡临沂市)人。名士王戎之弟,平北将军王义之子。)深的东海王器重,上表保举王衍为太尉,东海王进封新蔡王,奉旨移防并州(并州,古九州之一,约当今内蒙古河套、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上表太尉随行,王衍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没办法,找来族弟王澄,王敦说道:“青荆二州乃是军事要地,物产丰饶,我欲派二位贤弟镇守二州!”王澄不解的问道:“兄长,北方战乱理应离开是非之地,匈奴大军压境又如何抵挡?还有族兄王导已随琅琊王至建业,有江水之险易守难攻,何不全族投靠琅琊王以保周全。”

    王敦若有所思的说道:“兄长莫非为王氏留有退身余地?”王衍赞许之情洋溢在脸上,看一下王澄有些不满,眼前的太尉不做,去建业做琅琊王的幕僚,心里不痛快的说道:“荆州江水、汉水的坚固,青州背靠大海之险。汝等镇守二州,我留在京师,就可为三窟,二位兄弟,回家安置家眷,不日赴任。”等二人走了,王衍来见新蔡王。

    王衍见到新蔡王说道:“王爷,中原大乱,应依靠负责大臣拱卫京师,因此应该选择文武兼备的人才出任地方长官。”司马越也未多虑随口问道:“太尉可有合适人选?”“王爷,琅琊皆俊才能臣,我推荐王澄,王敦出任二州刺史。”司马越听到是琅琊王氏自忖道:“都言王衍清谈(清谈是指清雅、高雅的言谈,就是脱离实际地谈论学理玄机。),我看也不尽然,也有为国之忧,为民之谋。”想到此很爽快的说道:“太尉推荐定是能臣义士,我连夜具表呈于万岁。”王衍告辞,司马腾又岂知狡兔三窟之意,此时连收到两封密报。

    一封是匈奴汉王欲进兵长安,一封是征虏将军张泓手下大将李丰欲带兵攻打邺城,手下幕宾周詹进言道:“王爷李丰来犯,应以钱帛犒劳将士,同仇敌忾抗击逆贼!”司马腾不以为然轻蔑的说道:“我据并州七载,胡人围城尚不能胜,一个李丰有何惧哉!”周詹看着桌上摆的金杯银盏,山珍海味,无奈的摇摇头,将士皆有怨言,克扣粮饷,无衣御寒,无食裹腹,早生叛逆之心。周詹回到家收拾好行装不辞而别,料定并州不保,洛阳危矣。

    门上人来报:“慕容秋风求见!”司马腾吩咐有请,慕容棹不想来邺城,怎奈范轻荷放心不下王妃,慕容棹考虑到还回成都,不敢惹范轻荷生气,只能离开左国城星夜赶往邺城来见司马腾。司马腾急忙站起身走出厅堂接到府外。

    “慕容少侠,几日不见,如若三世,今日得见,万分畅然!”“王爷,秋风自左国城到此,有急事拜见王爷。”司马腾拉住慕容棹的手走进大厅,吩咐人设宴,眨眼之间,酒菜已经备好,慕容棹看了一眼,山间羊鹿肉,水中鱼蚌鮮,云里凫雁美,陆地螳蝗脆,自古不比富人家,富人岂有王侯府,钟鸣鼎食,金盏玉馔,填不满人的贪欲。与方才城中百姓,军兵行成极大的反差,百姓贫苦,一斗粮可换孩童两个,葛布衣传几代,早没有了袖口,没有领扣,就是一块破布片裹在身上,赤足无鞋,在冷风中不停的踩踏。军兵聚在一起生火取暖,面带饥色,充斥着不满的神情。

    “王爷,军民皆有饥色,积怨太深恐对王爷不利,自古民不安,兵不定易生祸端!”司马腾也没生气只是淡淡的说道:“朝廷扣发俸禄,我已上表多次,怎奈灾祸不断,土地无人耕种,国库空虚,已经没有可用的钱粮!”慕容棹只是听闻对军兵苛刻,今天也是领教过了。“王爷,匈奴汉王欲图中原,大晋精兵都在邺城,洛阳没有精兵强将恐朝不保夕,还望王爷早日定夺。”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