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章暗流涌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说后汉分三国,魏、蜀、吴。东晋灭蜀得吴一统天下,晋武帝司马炎分封诸王,所想永固大晋却不想埋下乱国的祸根。

    晋惠帝司马衷弱智低能,大权有托孤大臣太傅杨骏把握,孽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杀害太傅一家独揽大权。赵王司马伦矫诏除掉贾南风,引起淮南王司马允的不满起兵征讨,八王之乱开始,给华夏族众带来了一场浩劫。此时由北方少数民族包括氐(di)、羯(jie)、羌、鲜卑、匈奴为主的少数民族割据一方,(这其中不包括高句丽族、丁零族、北马兰羌、巴、杂胡、铁弗、扶余、坚昆、卢水胡、姜、乌桓及九大石胡建立的政权。)动摇了晋国的根基,各地政权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此间官匪横行,无休止的战争,造成人口锐减,无尽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个时期,社会动荡对于中华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历史上被史学家成为“五胡乱华”,前前后后诸族建立起不下二十多个政权,总体归纳起来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中原饿殍满地,白骨露野,兵燹四起,相对于处于重山之中的蜀地,战火还没波及,表面上显得一切那么的平静,中原逃难的流民到来引起一场血雨腥风。

    剑阁于东晋永和三年(347年),于晋寿县境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今剑阁县下寺镇大仓坝,即小剑故城),隶属广安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民风彪悍,官匪有所收敛。剑阁北五十余里在平缓的山坡上有十几户人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的生活。十几户人家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八方逃避战火聚居此地。村子三面环山,南面一条山路通向外面。十几户人家姓氏各不相同,但是邻里关系很好。在村子最东面有三间石头片搭砌的房子,不大的院里面有一盘石磨。户主是一位六十多的老人,身高一米八,体格健壮,精神矍铄,白面长须。带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孙子,白天在磨盘是学文,夜里学武,村里叫老人慕容,也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不同姓直接喊姓氏就知道是谁,这样还省事也显得亲近。

    小孙子喊做小慕容,小慕容身高一米七,梳着发髻竹簪别顶,一件灰色的袍子有点褪色,丝绦也分不出什么颜色系在腰上。瓜子脸,凤眉朗目,准头方正,四方阔口,双耳垂纶。其实小慕容有名字叫慕容秋风。“秋风,该背书了!”爷爷又在喊,慕容秋风撅着嘴手里提着书走出屋子说:“爷爷,我不想学文,只想学武!”老人叹口气说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弱武强则一介莽夫,必失礼数,易有僭越不合法度之险,武弱文强,恰逢乱世,易受官匪欺凌疲于奔命,宜可为官,乱世浮沉朝不保夕。”

    慕容秋风无奈的坐到石墩上,书本都没看张口背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不是孙吴子十三篇,背《黄帝内经》!”老人用一尺多长的木棍敲打着磨盘说道。慕容秋风想了一下背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半个时辰上古天真论和四气调神大论刚背完,开始老人还站着分辨背的正确与否,后来坐下时间长了冲盹。一个盹一个时辰,老人一睁眼,看不到慕容秋风的影子,在磨盘上放着一只深木桶,里面放着十几只青蛙呱呱乱叫。老人也没生气,提着桶把青蛙倒在前面的水塘里,拿起出头下地种菜。

    “慕容大叔,种菜了!”是邻居王二春,老人停下手里的锄头说:“是呀,种点菜有的吃,还是你家种的菜多!”王二春忙说:“大叔,没菜了拔着吃,听说又有一家人逃难到这里,在白修家,听说是成都来的!”

    老人听了叹口气说道:“国乱外族欺,流民集结,成都也不太平了!”李二春接着说道:“也是啊,战争苦了百姓,奔散逃离,这里田土稀少,很难养活这么多人了!”老人看了一眼山坡下。

    山上两股溪流在山脚下汇成一个水塘,周围有几块稻田,山坡上种着麦,粟,菽,土地贫瘠产量有限,北方的物种没习惯南方的天气,只能够温饱家里根本没有余粮,山里多禽兽解决了肉食,能维持现状谁愿意背井离乡。

    王二春说完走了,老人回来放下锄头,顺着山路走到白修附近。白修是村里最早的住户,后来的住户都要征求他的意见,村里的土地有一多半是白修家开垦出来的,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