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两天张华便开始筹划着改善伙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改善伙食,首先就要从食材着手,在互助村这个偏僻的山落,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一切还得靠自己。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张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沣河里的鱼。
这个年代的捕鱼技术非常落后,互助村也没有专门的渔民,顶多就偶尔有人拿着鱼叉去河里叉鱼。
但是那成果……
看到河里随处可见的大鱼,张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用过的鱼笼。
鱼笼捕鱼的效率虽然比不上渔网,但是胜在制作简单啊。都不需要多啦帮忙,张华自己就知道怎么做。
制作鱼笼最好的材料就是毛竹,韧性十足又好加工,可以互助村地处西北,附近还真没有什么毛竹。
不过,没有毛竹也不怕,柳条同样也是一种不错的材料,这是一种村头村委随处可见的树木。
昨天张华花了大半天时间,指导阿牛做了四五个鱼笼,在天黑之前放进了水草丰盛的沣河之中。
过了一晚上,正好去看看收成如何。
别人对张华设计的鱼笼能否捕到鱼可能是心存疑虑的,但是张华自己一点也不怀疑。
大唐的鱼雷资源远胜后世,沣河里的鱼都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了,就冲河边随处可见到鱼群,就不愁鱼不够多。
当张华小跑着来到河边的时候,就听到了鱼笼里有轻微的“哗哗”声,“阿牛,把木桶拿去装点水,准备接鱼咯。”
“少爷,就放一个那么简单的笼子到水里,真的能捕到鱼吗?”
“得,你睁大眼睛看着吧。”张华说完就拎起了一个鱼笼。
鱼笼入口刚刚脱离水面,尾部就传来一阵东西拍打水面的声音。
不需要张华再说,阿牛也是知道里面有鱼。
“哇,少爷,里面有三条大鱼呢。原来鱼这么傻啊,这样居然真的可以抓到。”
“赶紧的,把鱼放入木桶之中。小心别让它们跳出来了。”
看着鱼笼里大鱼,张华不自觉的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纯野生的大黑鱼,纯野生的大鲫鱼,在后世可是很难吃到了。
今天有口福了。
一条煲汤一条红烧,再来一条油炸,午餐绝对可以吃的美美的。
“走,继续去看看其他的几个笼子。”装好鱼,重新放下鱼笼之后,张华迫不及待的赶往下一个鱼笼处。
后面的几个鱼笼虽然没有第一个收获那么大,但是都没有空着。
当阿牛一手拎着装满了鱼的木桶,另外一只手还拿着用芦苇串成一窜的鲤鱼回到张家的时候,梅子、潘来福、潘忠等人都惊呆了。
“阿牛,你挑几条肥一点的鱼送回你家给老茅叔他们尝尝,潘忠,你再挑几条给这几年对我们家还比较上心的叔伯送过去吧,反正我们几个也吃不了那么多。”
接下来,张家的几个人自是一阵忙碌,这年头,地主家也是没法经常吃肉,更不用说没落之后的张家。
有肉吃,就是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