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就是这场斗争的手段问题,那就是谁先动手谁胜利的问题。魏征说:我也曾建议采用同样的手段,但是前太子没有听我的话,所以有今天这个结局。”
“魏征这么说,表达了两个态度十分重要。第一,我对这场斗争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我对秦王殿下很钦佩。魏征直接进入关于斗争手段的问题上,表达魏征在这个问题上,甚至比秦王还有先见之明,比秦王更早认识到采取绝对手段的必要性。”
“就此而言,秦王是占下风的。因为同样的手段,魏征先秦王已经想到了。作为谋臣,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才干。但是,魏征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用这条信息表示对秦王的钦佩”。
“为什么这么说?秦王文化到魏征回答问题也就是一夕间的事情,魏征虽然有才华,但是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就考虑到这么多吧?”房玄龄对于张华把魏征说的这么牛掰,有点不是很爽。
魏征越牛逼,岂不是衬托了自己不够厉害?不过能够成为千古一相的房玄龄,显然心胸并没有那么狭窄,只是在张华面前小小的透露出了意思不相信而已。
“世伯,魏征回答秦王的话虽然是时间非常的短,但是魏征被抓到被提审,这中间的时间可不短啊。既然魏征没有选择自杀,那么肯定就会考虑今后怎么办的事情了。”
“你要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样岂不是说魏征其实早就已经有投靠秦王的意思?”
对于张华的解释,房玄龄勉强认可了。
“必然的,你看他说的话,向秦王表达了自己的正确意见没有被前太子采纳,也算是另外一种暗示:我这个人在前太子那里其实也不是很受重用。我的正确意见,现在已经被事实证明。
正确的意见不被采纳,当然是怀才不遇的表现。如果不是前太子,而是秦王殿下呢?我的正确意见当然会采纳,因为事实上你就是采纳了和我一样的政策。我如果在您的手下,当然就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了”。
“魏征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才干,一方面表达了对秦王的臣服。明显的信号是‘先太子’这个词的使用。这表明魏征对于时局转变——先太子已经逝去,秦王已经成为新太子——的承认,这就是对秦王统治的承认。”
张华在给房玄龄说明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心里对魏征和秦王也是非常佩服的。
秦王之所以忽然改变了态度,就是因为他听出了魏征的心声。
估计很多人当场还在为魏征担心呢,哪里想到魏征和秦王已经什么事情都谈妥了。魏征用不屈不挠的态度表达了心悦诚服,秦王能够透过魏征的态度看到魏征的心思,当然也是高人。
这是两个武功高手的对话,吃瓜群众还没有看清招式,两人已经握手言和、谈笑风生了。
看来,以后不能以为自己是穿越来的,就比所有人都聪明。张华要不是看过后世许多的分析资料,也没有办法在短短的时间内理解魏征和秦王交锋的过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