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吴正在商议建盟的消息很快就被曹魏的细作侦知到了,曹叡拿着情报只觉得头疼得厉害,孙权一旦称帝,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要北上来打自己,这是为了证明他有称帝的实力,就和曹丕称帝后立即伐吴是一个道理。
而且吴军只要一动,蜀汉那边肯定也会不甘寂寞的。
最让曹叡恼火的还不是战场上的失败,而是连折了曹休、曹真两名宗室大将,却没有在军中有足够份量的宗室子弟可以填补军权上出现的空缺。
从内心来说,曹叡偏向于像自己的祖父曹操一样,把军队完全掌握在宗室手中,但自从曹丕开了士族掌兵的先例以后,现在要想再收回来可就难了。
思量再三,曹叡下旨让骠骑将军司马懿从宛城抽出三万兵马移驻洛阳,再让羽林监毋(guan,四声)丘俭升任并州刺史、领护匈将军号,统领并州魏军防备赵骥由河东郡北上。
毋丘俭在曹叡还没获封太子前就担任了曹叡身边的文学掾,君臣情谊深厚,他的父亲毋丘兴曾任武威太守,任内多次讨平羌氐叛乱,是汉末着名的边臣能将,河东闻喜毋丘家有带兵的传统,毋丘俭本人也在禁军中担任过职务,既然没有宗室将领可用,那就暂且提拔关系亲近的近臣来过渡军权。
汉魏吴三家都开始抓紧时间积蓄力量、消除内患,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混战。
赵骥把治理重心放在了河东郡,现在汉中到关中的商路已被诸葛亮禁绝,赵骥干脆直接把南中铁坊关闭,他借着从成都回关中的机会,顺路把南中铁坊的骨干工人带了过来,河东郡既产铁又产煤,加上这些熟练工和技术型官僚陈祗,河东铁坊的数座高炉很快就拔地而起并投入运营。
河东郡治安邑和解县之间还有个纵深五十里的优良盐池,不仅产量上取之不竭,更重要的是不用人力加工就能获取到天然结晶盐,无需赵骥投入太多启动资金就能增加天量的财赋收入。
赵骥半点不客气的把铁坊和盐池全部纳入了自己的私产,在关中人口已近枯竭的情况下,赵骥不打算再扩充军队规模,而是着力于提升普通士卒的札甲披甲率,同时从军中挑选出部分精锐悍卒,把装备步人甲的重甲步兵的规模由五百人增加到三千人,甲骑的规模由三百骑增加到千骑。
通过盐税获得的钱则主要被用于收购关中士族手里的粮食,以及从河套地区的胡人手里换取战马。
在赵骥的备战计划里,粮草问题不太用担心,蒋琬把关中治理得很好,秋收后可以得到大量粮食,加上赵骥私人采购的,足以应付下场大战。
相较而言,赵骥更担心的是战略方向问题,诸葛亮肯定是要打陇西的,到时候百分之一万会要求自己派兵出陇关夹击张合,但关中汉军主力一旦西进,洛阳的司马懿要是趁虚进攻河东怎么办,那可是自己的钱袋子。
一想到司马懿,赵骥眼珠一转,叫来主簿张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