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到自己儿子头上了!
就群臣的潜意识来说,陛下身体康健,弓马娴熟,今年刚是二十八,以后有二十个皇子,是极有可能的事情,二十个皇子,二十个亲王,对朝廷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如果陛下能改掉祖制,少封几个亲王,对大明朝廷,对天下百姓,的确是能减轻一些负担。
但很快的,群臣就意识到,如果不封亲王,皇子只是普通宗室的身份,那是不是就不用出京了呢?那样一来,京师宗室岂不是要成倍增加,皇子们都聚集在京师,宫廷政变,社稷不稳的风险,岂不是也要增加?
“陛下,如果不封为亲王,皇子岂不是要长留京师?”礼部侍郎站出问。
朱慈烺点头:“没有封亲王,只是普通的宗室,自然是要留在京师的。”
“陛下,此乃取乱之源,万万不可啊!”
不等礼部侍郎反对,周边早有其他朝臣站出。齐声反对。
---虽然不是亲王,但毕竟是皇家血脉,是皇子,一旦有变,被野心家利用,说不得就会掀起大浪头。
另外,陛下所说的才能和德行,其实一直都是为太祖成祖皇帝所忌讳的,在他们以及朝臣百官看来,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皇子越废物越好,因为他们的废物,无法争权夺利,大明朝廷才会江山稳固,也就不会发生第二次靖难之役和宁王之乱,可现在陛下要依照才能和德行给皇子们册封亲王位,但才能和德行在宫里是看不出来多少的,非的放到实际的位置上历练才可以,难道陛下心里的想法,是想要让皇子们参政吗?
啊,这可是不行。
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内阁军机重臣也都是皱眉。
朱慈烺没有强争,起身下令退朝。
新鲜事物刚出来,总是有些骇人听闻,但时间长了,讨论的多了,增加配套措施,终究是可以施行。
朱慈烺相信,自己有这种威严和威信。也有这种毅力。
……
但朝臣们并不罢休,继续上疏反对,最初,他们反对的并不是“亲王论功封爵”,而是皇子参政。
皇子不干政,这是大明的祖制,陛下如果更改,难道就不怕再发生靖难之役和宁王之乱吗?
但随之问题也来了,如果不参政,如何确定皇子有无能力、配不配封亲王?
只考言行和举止吗?
另外,皇子们如果不封亲王,那又以什么身份到地方呢?所以绕来绕去,终究还是绕不过“册封”两个字。
于是干脆全盘反对,有朝臣上疏,要陛下遵守祖制,将所有皇子都封为亲王,然后到各地就藩,大明疆域辽阔,又新开辽东,分置十几个亲王,不是问题,加上秦王蜀王楚王福王被害被黜之后,这四个地方也都闲了出来,也可以安置亲王。
总之,和朝廷浪费钱粮,供养一代代亲王相比,将皇子留在京师,干预朝政,对大明的伤害更大。
……
对于这种腔调,朱慈烺严厉驳斥,宗室分封太多,造成国家财政负担沉重,这个顽疾,到嘉靖世宗皇帝时,朝廷其实就已经是力不从心,他好不容易才改过来,岂能再重蹈覆辙,滥封滥赏?你们不心疼百姓,不担心百年之后,朝廷亲王郡王的数目,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翻两到三倍,造成国家财政不济,朕这个皇帝却是要担心呢!
至于皇子干政,内阁已经在制定制度,给皇子们空间,也给他们约束,最重要的一点,皇子不能参与军政,参与朝政也需要在皇太子的领导之下,皇太子地位神圣,谁也不能撼动,同时的,皇子参政也皆在群臣的监督之下,但是所有人尽忠职守,内外这么多的眼睛,又何惧“乱政”?
“自从继位以来,朕一直强调两个字,制度!”
“好的制度,令坏人不敢伸手,坏的制度,将好人染成坏人。”
“历朝历代,只所以会出现夺嫡夺权,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制度不明,主上态度不定,任由各个皇子争夺,如果主上态度明确,发现苗头,立刻弹压,又有多少人敢冒着赤族的危险,去参与作乱呢?”
……
眼见直接“硬攻”不成,有朝臣开始将火力转向了永王和周王。
和皇子不同,这两位王爷可是大明实实在在的亲王,照规制,其实是不能留在京师的。但周王是远藩,永王是庶出,加上永王本身又比较低调,宫中无人,形不成对社稷的威胁,因此在这之前,群臣勉强可以容忍,但现在不行了,或者说,他们两人成了牺牲品,如果能说动陛下,将他们“逐”出京师,或可在皇子留京的事情上,打开一个缺口。
奏疏雪片一般的来。
“为了加强宗室管理,朕将周王兄请到京师,这些年来,宗室安然,各地鲜有宗室不法,这都是周王兄的功劳,如果让周王兄回封地,那么,宗人令之职,又有谁可以领起来呢?”
“因此,朕不准。”
“永王是朕唯一的一个弟弟,兼着理藩院,责任同样重大,未来朕更有重担交给他,因此朕也不准。”
“周王永王之事,到此为止,再有上疏者,一律严叱!”
……
就像万历皇子因为立储的事情,和群臣斗气,十几年不上朝一样,现在,隆武皇帝隐隐的也和群臣形成了对峙,但比万历皇帝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改制,京师的言官力量被大大削弱,都察院差不多就是一个空架子,内阁,军机处,六部堂官和九卿,都有意无意的被隆武帝清理过一遍,虽然其中仍然有很多的顽固者,但在隆武帝巨大的威信和声望面前,却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而这些日子里,《三文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对皇子论功封爵之事,大加赞赏,说,没有父亲不爱儿子的,每个父亲都希望儿子能福贵一生。但陛下却能割舍亲情,亦社稷百姓为重,实乃圣明也。
皇子不封王,需要立功表现,才能成为亲王的事情,迅速传遍天下,在引起轰动的同时,更激发了很多的讨论。
……
虽然仍然有反对,但整个事件,其实是在缓慢推进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