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作为主帅的多铎一定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不但郡王的爵位,怕是连贝勒都难有了,但如果能突破宣府,在宣府创造出一些大胜,就算不足以弥补入塞无功,阿巴泰全军覆没的罪责,也能保住郡王的爵位和名声。
得不到一百分,就得六十分,甚至三十分,总之要比零分好。
罗洛浑出列抱拳,和英俄尔岱一起躬身:“辄。”
多铎环视众将,面无表情:“其余众将,都随本王前往宣府,将明军杀一个片甲不留。”
“辄~~”众将轰然领令。
……
蓟州。
虽然建虏从玉田撤退,正陆续从马兰峪和点鱼关一代出关,玉田危急解除,蓟州看起来也无战事,但朱慈烺犹自不敢大意,因为就整个入塞路线来说,走蓟州南原依然是相对轻松的一条路线,只要过了蓟州就是一马平川,建虏的铁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大明京畿,因此,即便在建虏大军正缓缓出关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放松的警惕,他目光始终盯着蓟州南原。
兵者,诡道也,谁也不知道建虏会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不过蓟州南原的重兵,还是在他的命令下,悄无声息的后撤,除了杨文岳的保定兵,其他兵马都要有序撤出,改去防守蓟州以西的长城,即便是杨文岳的保定兵,朱慈烺也将虎大威的两千骑兵抽调了出来,改派往密云,以作为机动使用。
兵部侍郎吴牲总揽蓟州以西长城峪口的防务,朱慈烺相信他一定能将防务处置好。
一整天,蓟州南原的兵马都在调动中,但从远方看来,蓟州南原的兵马和营帐,却是毫无变化。
“建虏粮草肯定是出现问题了,建虏会不会撤回辽东呢?”
“不会,多铎年轻气盛,绝不是轻易认输的脾气,他撤兵不过是因为蓟州走不通,下一步,他一定会攻击我大明蓟州以西的长城隘口。”
“那会是哪呢?墙子岭,还是古北口?”
“不知道,但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要死守,只要能再坚守十五到二十日,等建虏军粮耗尽,他们不退也得退了。”
参谋司的三位参谋正在进行沙盘推演,从黄松峪,墙子岭,古北口,一直到白马岭,建虏可能攻击的每一个地方,都进行了相应的推演,朱慈烺全程观看,并时时参与。
黄昏时,撤往蓟州以西长城的兵马都已经陆续离开,包括虎大威的骑兵,也已经启程往顺义而去,整个南原,只剩下杨文岳一万多名的保定兵。
兵马少了一半,但防御却不能放松,夜晚,朱慈烺一如既往的巡营,查夜。
而关于建虏动向的军情,一如既往,每半个时辰,就有探马急急奔入大营,将最新军报送到他的案前。
“玉田知县张棨回报,玉田城外已经没有一个建虏,他请示,何时可以打开用巨石封死的城门?”
“马兰峪升起多铎的帅旗,多铎今夜好像是宿在关内。”
“据黄崖关守将蓟镇总兵李居正回报,第一批出关的建虏骑兵正在黄崖关一代游弋……”
“黄松峪守将回报,黄松峪附近出现小股建虏侦骑……”
马兰峪出关的道路崎岖,建虏十万大军需要两到三天才能通行完毕,多铎在马兰峪安下大营,缓慢出关,一切都是朱慈烺的预料中,但他预料不到的是,多铎下一步是会孤注一掷的猛攻蓟州以西的长城峪口,还是自认失败,灰溜溜地撤回辽东呢?
朱慈烺倒希望是前者,因为明军已经在长城各个峪口严阵以待,以长城的险峻,一定能给建虏以教训!
第二日午后。
中军官佟定方奔进大帐:“殿下~~马兰峪关上已经不见多铎的帅旗,同时,从马兰峪出关的建虏,已经越来越多……”
朱慈烺立刻站起:“传令,移帐平谷!”
一炷香后,在杨文岳赵光抃佟瀚邦等一干文武的目送中,武襄左卫护卫着大明皇太子急急离开。
多铎帅旗走了,建虏重兵已经转向,再留在蓟州已经无益,接下来,墙子岭古北口一代的防御才是关键。到现在为止,除了留在玉田县和翠屏山上的三个精武营,剩余的六个精武营加上左柳营都已经全部派往长城沿线,精武营主将吴襄和副将刘肇基更是领了死命令,分别驻守墙子岭和古北口,关在人在,关亡人亡。整个长城沿线,从黄崖关到白马岭,防守的明军将近八万人,再配上马科虎大威等人的骑兵,就算建虏悍勇,但想要从长城突破,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甚至往最坏处想,即便长城最后不幸的被建虏突破了,但只要明军杀伤的建虏人数够多,令其元气大伤,未来三到五年不能入塞,朱慈烺的策略就算是成功了。
……
平谷县西北的营州中屯卫。
当日深夜,武襄左卫护卫太子朱慈烺进入中屯卫,并将这里设为临时指挥中心。营州中屯卫距离平谷县不到二十里,距离蓟州一百里,距离黄崖关黄松峪,只有六七十里,距离墙子岭一百四十里,不论哪个方面的战报和军情,都可以在一日之内送到他的案头,因此朱慈烺决定在这里驻扎。
但接下来两日的军情,却让朱慈烺隐隐有点不安。
建虏十万大军并没有全部从马兰峪出关,在马兰峪还留有一支驻守兵马,旗帜众多,守卫严密,明军侦骑探查了好几次,却都没有探到马兰峪的真实兵马和布置。
但这并没有出乎朱慈烺的意料,建虏留下的这支兵马乃是疑兵,为的就是牵制蓟州守军,其人数绝不会太多。
真正让朱慈烺疑惑和不安的是,建虏的主力大军从马兰峪出关后,浩浩荡荡,无遮无挡的经过防守严密的黄崖关、黄松峪,直扑墙子岭而去,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建虏接下来会迅速攻击墙子岭的时候,建虏大军却忽然不动了,就在墙子岭关外的原野中扎下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