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现在的莫斯科,哪怕是地狱也不过如此罢……
“我们在逐间房子逐间房子的进行作战,我们的推进现在不能用公里来形容。甚至不能用米来形容。或许,用分米更合适……”
“很多时候我们和敌方互相之间的呼吸声都清楚可闻,甚至他们和我们就在一墙之隔。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但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即使我们抢下了客厅,但厕所里、阁楼上、地下室……等等地方,我们依然需要作战……”
“这里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能再用米来计算了,我觉得我们或许用尸体来计算更加的合适……”
“我们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而疯狂的战斗。这种激烈程度的战斗,在我看来是是前所未有的。或许,以后也不会再有……”
这是在这场战役之后,德军存活下来的军官们的记载。这些珍贵的史料,后来保存在了德国的博物馆里。同时他们将一部分的原件交给了苏联,以表达自己对那场战争中战死的苏联士兵的敬意。
“白天结束以后,是我们的进攻时间。德国人害怕黑夜,我们用晚上夺去白天失去的点。晚上我们还要做清点和整理工作,看看死了多少人,活下来多少。
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工作?因为第二天还要分配新任务,要分配有限的军需品。我手下人向我汇报,我还要向上级汇报……”
“当时在一栋房子里,二楼是苏军,一楼是德军,用上了所有可能的武器。巷战的特点没有连续的敌我,所有的房子都被轰炸过,我们在废墟中作战,能够运用的所有东西,钢、煤、铁,都要用上。
我们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敌人,哪儿是自己人。你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会开来一枪。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就经常用枪托子砸向对手……”
“我根本没有电话指挥自己的战士,我所在的指挥点,连房顶都没有了,房子被分成了两半,我在这边指挥,而同一个房子的另一半已经是德军的了。如果德军扔过来一个手榴弹,我们全都要被炸死……”
这些,是来自于苏军对莫斯科战役的描述。战场的残酷性和血腥性,在这些字里行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个步兵团,从德军进攻莫斯科开始到下雪后的第一天,就损失了37名军官和1200名士兵。而这个步兵团所在的师在9月27日补充兵员到达时,已减员3800人……
而当他们抵达了他们需要支援的目的地的时候,先在那里作战的35师的70%兵力已经损失了……其师长格拉斯科夫已经战死,他所穿的军大衣,被子弹扫的千疮百孔。
像格拉斯科夫这样战死的师长在盟军中,或者说在苏军中有着很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尸首被草草的埋葬在苏军控制的某些不起眼的区域里。
这些地方甚至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任何标识。就这么匆匆的被埋葬。活着的人继续在作战。伤残的士兵,则是在防空洞里帮助给弹夹装子弹。
战斗在继续,厮杀在继续。而德军的轰炸在进行了一周之后就被迫停止了。雪越来越大,甚至最后一次轰炸的时候,下午就开始降雪了。
为了避免危险,伦德施泰和博克商量之后不得不停止战机的轰炸。而得不到补充的盟军战机,则是在双方的消耗战中几乎损失殆尽。
德军的炮火和轰炸,摧毁了莫斯科80%以上的民居建筑。盟军以每天伤亡五千人以上的代价,硬生生的将德军挡在了莫斯科城核心地区之外。
而随着战斗的深入,德军开始调遣自己的重炮部队进入占领区开始针对性的对那些盟军的守备点进行轰击。
但这样做收到的效果有限。盟军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了作战情况之后,将大股部队分成了小股并携带着粮食箱,进入废物里潜伏作战。
每一处德军占领的废墟,都有可能埋伏着盟军的士兵。
白天,德军抢夺了阵地。而夜晚盟军就会发动强攻。利用德军暂时没有视线无法进行炮火支援的劣势,发动反攻。
而往往白天德军刚刚占领的阵地,到了晚上就会回到盟军的手里……
一处车站,双方之间能够反复争夺十七次。一个街角,白天被德军占领晚上盟军抢回来。一栋房屋,哪怕它被炸成了废墟双方依然疯狂的抢夺着废墟里的每一寸土地……(未完待续。。)
ps: 战争,就是血腥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