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9章 中都凤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算是残暴如朱元璋和朱棣,也从来没有因为哪一个人有不一样的声音就动辄杀人,掀起文字狱。

    虽然也有一些太过惊世骇俗、对社会纲常的冲击过大的言论和观点,还是会遭到或明或暗的抵制甚至迫害。但这种反对极少来自皇权,大多只自于思想界的对手,以及因为这些对手本身就是官员,而带来的行政打压。

    对这种异己,朝廷上下无疑是宽容的,并不会穷追猛打,更不会赶尽杀绝。

    “文人动口不动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则。

    这就是为什么叶瑾不上书朝廷为袁秀英等人辩护,而是将此案的细节公之于众的原因。

    因为叶瑾不上书朝廷的话,他的言论最多属于异端学说,而不是朝堂争斗,朝廷就不会动用行政权力也对叶瑾进行打压或者抨击。

    这些儒生们想要对叶瑾进行迫害,也只能从学术观点方面进行。

    要么驳倒叶瑾,要么使用其他卑劣的手段斗倒叶瑾。

    不过除了“我大清',历朝历代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还是要点脸的,很少使用卑劣手段对付异端学说’。很多人都觉得大明朝很差劲,乃是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

    这句话纯属放屁。

    明君、名将有目共睹。

    名士更是不知凡几负。

    为什么大明朝区区两百多年就有这么多名士?!

    还不是因为学术和言论自由?

    只要思想不受到极大的束缚,那么文化必然昌盛。

    这就是后世之人喜欢和膜拜大明朝的原因。

    中都凤阳府是一座因人而起的城市。

    凤阳府勉强能算得上是一座古城,最远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西周分封诸侯,就在此地设立了钟离国。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所以钟离国就改制成了钟离县。

    等到了东晋时期,钟离县的行政地位有所上升,由县级城市变成了州郡府城,此地也被称之为钟离郡。

    后来钟离郡更名徐州。

    但是为了和另一座徐州城相区分,所以再一次更名为北徐州。。

    之后又更名为楚州、西楚州等等等。

    不够均为省级单位,治所依然在钟离这座城市。

    等到了隋朝时期,该地又被改名了。

    先是被叫做豪州,后因流经此地的一条河流—豪水更名濠水,故而豪州也被更名为濠州。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先是将此地更名为中立府。

    而在洪武7年又将此地更名为中都凤阳。

    朱元璋将此地更名为中都凤阳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作为一个凤阳(濠州)本地人,老朱是打算将自己的家乡定位大明的首都的。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所以老朱觉得自己从一穷二477白的臭乞丐起家,建立起了一个幅员万里的庞大国度,要是不回家乡找人炫耀炫耀,那这么多年的苦岂不是白吃了?!

    呵呵。

    当然了,老朱自然不会这么肤浅。

    他之所以想要将中都凤阳营造成大明的首都,原因是他作为凤阳本地人,从小吃够了苦头,所以也想让乡里乡亲跟着自己过点好日子。

    因为凤阳府虽然是一座古城,但是自古也都是地贫人穷之地。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应天府作为江南首善之地,只能覆盖江南、湖广、两广等地。

    最多也就兼顾中原和齐鲁大地。

    但是大明如今的疆域南至琼崖岛,西至雪域高原,北抵奴儿干都司,东到鸭绿江。

    幅员辽阔,乃是一个东西南北纵横万里的庞大国度。

    金陵城地处东南地区,真的没办法覆盖这么广袤的国土。

    而中都凤阳更靠近中原和湖广,勉强算是大明的核心区域。

    而且距离江南富庶之地也比较近,可以得到江南地区钱粮的供给。

    所以从洪武7年开始,大明朝廷就在中都凤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想要在这个地贫人穷之地营造出一个庞大的都市出来。

    只可惜,中都凤阳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虽然大明中央朝廷投入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还让几十万民工去修建城墙和宫殿,甚至强迫好几万的江南地区的富户迁往中都凤阳,但是发展了快10年了,此地依然没有发展起来。

    不过老朱依然没有放弃迁都到凤阳的想法,只是受困于财政状况,所以这两年就没有继续大量投入了。

    但是皇陵和宫殿依然被建了起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