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七月份的应天府依然炎热。

    作为长江四大火炉之一,每年夏天应天府的气温差不多能够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

    古代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得。

    所以在这种炎热的气温下,不管是人类还是别的动物,都显得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不过如果是达官贵人的话,要么有冬天储存在冰窖中的大量冰块可以享用,要么就去应天府周边的山上避

    暑。

    只有普通百姓或者是穷人,对于这种极端高温的天气无可奈何。

    不但无可奈何,甚至还要继续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进行劳作。

    所以不管是哪朝哪代,日子最苦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不过洪武年间的大明帝国蒸蒸日上,不但对外开疆扩土,对内也注重百姓的生计。

    最直接的一点,那就是因为元末持续了几十年的战乱,导致大量的人口锐减,所以很多土地就成了无主之物,朝廷就将这些土地分发给了百姓。

    华夏百姓是公认的最勤奋、最能吃苦耐劳的种群。

    只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就算是再累再辛苦他们都心甘情愿。

    但是又是最暴虐的民族。

    如果真的到了活187不下去的时候,百姓们会让统治者知道花儿为什么会这么红’。

    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朱元璋曾经也是一个农民,所以自然知道农民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登基称帝之祸,就将大明所有无主之地都分发给了天下百姓。

    一时间,四海咸服。

    大明帝国也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

    作为首善之地的应天府,也越发兴旺和昌盛起来。

    就算是炎炎夏日,应天府内大街上,依然是人满为患。

    小贩们推着小推车沿街叫卖商品,街道两边的商铺客人进进出出,街上的行人如织,秩序井然。

    熙南里是应天府内城一条比较僻静的小巷子。

    如果是平时的话,这条小巷子压根就没有几个外人会进出。

    但是就在二十多天之前,一家特殊的商铺突然出现在了熙南里,短短一二十天,这家商铺就硬生生的拉高了熙南里的人气,让这条平时很少有外人光顾的小巷子变得热闹起来。

    而这家特殊的商铺到底贩卖什么商品呢?!

    不!

    这家商铺并不贩卖商品,而是免费赠送。

    只要有人上门,就会免费领到这家商铺的商品。

    而且不限数量。

    甚至这家商铺还花钱聘用一些没事做的小孩子,让他们拿着自家的商品去繁华的大街上见人就发。

    这天下竟然还有亏本赚吆喝的事情?!

    所以当商铺出现在熙南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那么这家商铺到底免费赠送什么东西呢!?

    ——报纸。

    对!

    没错。

    这家商铺其实就是一家报亭,专门用来发放报纸的。

    叶瑾来自21世纪。

    他太了解免费的才是最贵的道理。

    所以他让姚广孝负责刊印报纸之后,就定下了先免费发放几个月的规矩。

    等到整个应天府的人都习惯了报纸的存在的时候,再进行收费贩卖。

    这叫什么!?

    这叫占领市场。

    更何况。

    叶瑾并没有想要拿报纸赚钱的心思。

    他就是把报纸当成自己一个占领舆论阵地的工具,用来和那些文人骚客们打舆论战的武器。

    所以亏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报纸刚刚刊发前几期的时候,叶瑾可没有在报纸上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文章,而是先写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文和小说刊发在上面。

    比如说《西游记》、《红楼梦》之类的。

    除了戏文和小说,还有一些趣闻常识,诗词歌赋,甚至还对秦淮河畔各大青楼家的花魁进行点评。

    总而言之一句话。

    老百姓爱看什么,报纸就刊登什么。

    所以虽然才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报纸这种新奇玩意儿已经风靡了整个应天府了。

    熙南里。

    有一家名字特别怪异的商铺,他家在匾额上居然写着‘上元日报’几个大字。

    很明显,这家商铺就是专门赠送/贩卖报纸的商铺。

    现在是早上九点左右,商铺外早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看店的小二才刚刚把店门打开,一群人就直接涌进了店铺里。

    “王掌柜,最新一期的报纸送来没有?!茶馆里的听众老爷们都还等着听《水浒传》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