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难以望却的记忆“你说,他们能有什么秘密让英子知道呢?”三郎反问道,随后又笑了笑,还是走了出去。
“儿大不由娘,哎,我看,同样也不由得爹啊!”周大生感慨着,对这个领养的孩子,他更是没有一点办法。
一想起往事,老周就满腹心事,对于三郎的过去,也是记忆犹新。
三郎,本名叫吉田三郎,是东瀛人吉田智的遗孤。
吉田智是东瀛纱厂设在大顺分厂的技术员,与其妻同在一处工作。可就在三郎还不到七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吉田先生突发心脏病,未来得及抢救,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后来,又过了大概一个礼拜的时间,三郎的生母辛芝子也被人发现,死在了一个污水沟里,因为其状甚惨,未敢让三郎目睹其母亲的遗容,就草草葬了。对于三郎,这一点,却是很不公平的。
为了搪塞,后来知情者便向三郎解释说:“当时,你父母都是因为患了疟疾而不治身亡的,为了你的健康着想,故而,还是决定,不让你去接近。”
年幼的三郎彻底地成了一个孤儿,而时任机修工的周大生见不得孩子受苦,便将三郎收养在自己的家中。
至于周大生和吉田智究竟有多大交情,别人不知道,不过,从平时的交往中可以看到,其实,他们的交往也很平淡,当时,周大生与吉田智同在一个班组,只不过,吉田智是技术员,而周大生只是个小小的机修工,就这点区别而已。
可是后来,还是有风言风语地传出,什么周大生继承了人家吉田的多少多少的财产了,闹得周大生和妻子郁闷得很,好心好意地做事,却都被人传成了窝火的驴肝肺!哎,更为糟糕的是,三郎一直坚持认为,他的父母肯定是被大顺的子民害死的!而周大生夫妻领养了自己,不过就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见死不救的罪过,虽然,后来有那么多人出面作证,却还是消除不了三郎心中的阴影。
这一变故,在三郎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直的耿耿于怀,他是要伺机报复的!
后来,东宝纱厂易主,被大顺的一个资本家收购,而越洋过来提供技术保障的技术人员,随着东宝资产的变更,也全都撤出,回他们的东瀛老家去了。
技术骨干的撤出,对东宝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效益每况愈下。周大生便于妻子商量,拿出多年来的辛苦积蓄,开办了一家私营布料以及服装的加工,倒也能勉强度日。
出于一颗爱心,周大生夫妇还坚持送三郎到大顺朝最好的学堂——“知书堂”,让他学习优秀的汉民族文化,他们期望三郎通过学习,能够认真领会汉民族的宽容与伟大以及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希望他通过学习,汲取养料,做一个造福于人的好人,就行了!
谁知,这个三郎偏偏喜爱习武,脾气愈加的暴戾,听不得一言半句的不同意见。他隔三差五的逃课,和一些同样好斗的纨绔子弟勾搭一起,着实,让人头痛不已。
日子似乎就在这平淡无奇中慢慢过去,这样倒也罢了。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男子的到来,重又勾起了三郎快要泯灭的复仇心理,当他慢慢融入到这个还算不错的家庭生活中时,那个男子的到来,便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个男子不是别人,他正是原来东宝纱厂的技术主管,三郎父亲的直接上司,厂部东瀛技术主管兼指导——大甫直仁。
那是一个春日的一个周日的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在大街上,人们慵懒地钻出家门,很惬意地晒着日光浴。
这时,从巷口的拐角处,就见一个拎着挎包的约莫五十岁左右的老头下了一辆马车,来到位于市郊的东宝纱厂的门口。他怔怔地盯着斑驳的大门看了好半天,似乎有些失落又有些失望,轻轻地无声地摇摇头,就走向围在一起聊天的人们,向人们打听有关于周大生的地址和他的近况。当得知,周大生夫妇俩开了一爿布料和服装综合店,听说生意还马马虎虎,并且,收养的三郎也已长大成人时,也甚是高兴。他便按照路人提供的地址,直接找到“知书堂”。
到了“知书堂”的外面,又恰逢三郎与几个纨绔子弟打斗在一起,当然,这个大甫直仁并不知道谁是三郎,便朝众小孩叫道:“请问,你们知道,三郎在哪吗?”
也真是巧了,被问的少年就是吉田三郎,,他调转头来,直愣愣地盯着大甫直仁,点点头回答道:“我就是!”
大甫直仁笑了笑,同样用质疑的目光对三郎审视了一番,很爽朗地叫道:“嗯,还是当年吉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