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9 章 079(二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同样出自他的本心。

    毕竟,从今日起,他就是这梁州刺史了。

    虽不像梁王为此地长官之时那样,还有督辖其他各州的权力,但迟早他也会做到这一步的。

    唐璿手握圣旨,缓缓地抬了抬嘴角。

    公主对他寄予厚望,他又怎能不以国士之礼回报

    李清月打了个喷嚏,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有被念叨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十二月的江上终究还是寒风凛冽。

    “所幸这些年间气候温和,若是往前去个几十上百年,这个天气行路可是要见到河水生冰的。”

    李清月闻声回头,就见外祖母也跟着走到了甲板之上。

    她连忙快走两步,“您怎么也出来了,若是沿途冻出了疾病来,阿娘非得再揍我一次。”

    杨夫人摆了摆手,“我哪有你想的那么脆弱。”

    光是看这趟出行之中的配置,杨夫人便猜到,阿菟为了她那句“经不起折腾”做了不少准备。

    但若让李清月说的话,这该当是那位回纥商人在确认了她的身份并非作伪后,生怕她所说出的警告之言会生效,真让她从额外的一万多名胡人中另选一个,所以在言行举止上谨慎了不少。

    杨夫人忽然又意识到了李清月话中另外一处问题,“你刚才说再她之前打过你”

    哪能打孩子呢。

    要不是阿菟提醒,她还险些要同媚娘生分了。如此聪慧又懂得人情世故的女儿要从何处去找

    要是这样都还不满意,未免也过分了些。

    却听李清月无奈回道“之前我去蜀中请孙神医的时候没跟阿娘说,她着急上火。”

    杨夫人“”

    那那要是这么回事的话,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对外传出的消息中,只说安定公主为了母亲的身体延请孙思邈入洛阳,并未提及这毫无报备的入蜀。

    媚娘大概也是怕她这个老太太跟着着急,就没将内情告诉她。

    现在倒是不得不交代一下。

    但怎么说呢,或许是因目之所及尽是冬日寒江,杨夫人一时半刻间也暂且将诸如弘农杨氏还有贺兰敏之那些糟心事都给抛在了脑后,心情阔达了不少。骤然听闻这一出,反倒是因阿菟的那番话想到了媚娘当年的情况。

    “你真是跟你阿娘很像。”

    “她当年也做出过这种事情吗”

    杨夫人一转头就对上了李清月好奇的目光。

    她摇了摇头,“那没你那么能耐。至多就是在你外祖父任职利州的时候,听说昔年蜀道之中的要塞剑门关,就在利州与剑州的交界之地,直接让人领着她去看那飞梁阁道、一睹昔年魏蜀风云去了。那年她应该也才五岁而已,可没你跑得远”

    剑门关在利州附近,那最多也就是家门口走一遭。

    哪像阿菟,愣是能从洛阳跑到蜀中。

    李清月嘀咕“那这应该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夫人无语,又见李清月扯了扯她的袖子,歪着脑袋问道“阿娘以前还有什么趣事啊”

    她绝对不是想要再来个青出于蓝,只是只是想要增加一下母女之间的了解而已。

    没错,就是这样。

    杨夫人以手扶栏,仿佛有很短的一瞬扶了扶额头,但又大约是因为少有人能以这等态度同她说话,便又继续同她絮叨,“若说趣事的话,那大约是在荆州的时候了。”

    “那是贞观六年,荆州大旱”

    李清月趴在船头听了有好一阵的故事,发觉外头的河上风力更紧,赶忙拉着外祖母进了船舱。

    好在这点风浪并不影响船行如电,在已越过了三门峡段后,顺着水势一路朝着洛阳行去。

    在途中,李清月还听到杨夫人说起了她们早年家中浓郁的佛教氛围。

    比如她的两位堂姐,就被取名为“上慈”和“十戒”,也难怪她会在这样的影响下投身于佛教,一直到四十多岁才出嫁。

    当李清月问起杨夫人的名字时,她说,若按照梵文和音译的话,她的名字有两种叫法,一个叫做迦叶,一个叫做饮光。但无论名字是什么,现在对外几乎也都以“荣国夫人”四字相称了。

    “我倒是觉得,名字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若不然为何还要有名有字,方能显出门第身份,要我说,阿娘可能就不喜欢太宗皇帝给赐的那个名字”

    “嘘,这种话可不是你能说的。”虽说二人此时已在船舱之中交谈,杨夫人还是伸手在李清月的面前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好吧,不说了。那就还是说回外祖母吧,”李清月回道,“我还是更喜欢饮光这个名字,有种餐饮日月光华的感觉。说不定就是因为如此,您才如此长寿康健呢。”

    杨夫人轻笑了一声,“我都不知道该说你嘴甜还是该说你大胆了。”

    但转念又想,或许有这样一个脾性鲜活的女儿在身边,对于女儿来说真是一件幸事呢。

    就连她都体会到了这种旅途不觉漫长之感。

    谁让船行第三天的时候,阿菟就让卓云把那回纥商人给拎了过来,由他讲讲西域的情况。

    饶是杨夫人自小饱读诗文,也不曾听过这等边地轶闻,还觉得怪新鲜的。

    以至于当众人在洛阳码头处下船的时候,祖孙二人还是精神抖擞,葛萨却是扶着身边的下属叹了口气,“先在洛阳寻个安顿下来的地方吧,距离那献俘大典还有四日,等公主拜见完了皇后殿下后,对我们自有安排。”

    他既已选择了相信这位安定公主能给他带来改变,也就自当一条路走到底了

    好在,这几日间的往来也让他越发确信,这位公主是个有本事的人。

    就是太能折腾了一点。

    李清月可不管他在想什么。

    她已领着杨夫人入宫去了。

    抵达洛阳宫前正是黄昏,白日里的筹备工作到了此时也该当歇下了,李清月朝着正在收尾的桑宁打听,便获知阿娘已在寝宫之中。

    这倒是方便她了。

    她连忙拦住了桑宁想要让人先向皇后禀报的举动,直接带着外祖母所乘轿子顾自赶了过去。

    武媚娘还在屋中一道道勾划剩余的筹备事项呢,就忽然听见在外头响起了一道耳熟的声音。

    这声音的主人可一点不管宫中的规矩,带着一股子横冲直撞的雀跃气势,就喊出了一句“我回来了”

    武媚娘眉头一挑。

    这不是来自她那个前往长安去的女儿还能是谁。

    她倒是往返得足够快的,一听就知,在长安城中要办的事情相当顺利,在往返的路途之中也没多做停留。

    她也并不只是满足于那句回来,那紧随其后的另一句话已透过开启的门窗传入了室内。

    “阿娘,我还给您带来了个惊喜”

    武媚娘一边起身走出来,一边应道,“怎么你往长安一趟难道还能又带个孙神医一般的人物”

    屋外的李清月随即朗声答道“那倒是没有,不过我觉得您应该更喜欢一点。”

    当武媚娘迈出门槛的时候正好听见了女儿的这一句,也

    恰在看到女儿身影的同时,看到了站在她身边的杨夫人。

    那张本因内外忙碌而稍显威严的脸,顿时就因一份喜色而明亮了几分。“阿娘,您怎么来了”

    这可真如阿菟所说,是一份惊喜了。

    哪怕贵为皇后,在面对自己亲人的时候也难免真情流露。

    何况是对她而言已有一阵子并未见面的母亲。

    杨夫人答道“这你可得问问阿菟了,她都没看到你将事情办得怎么样,就先吹嘘了个遍。我实在好奇,也跟着过来了。”

    武媚娘闻言朝着李清月看了一眼,就见她无辜地摊了摊手。

    压力已经给到阿娘了,剩下的就不关她的事了。

    武媚娘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随即绽开了一道更为明

    艳的笑容。

    她本就有心要借着这场大会踏出她协办政事的第一步,绝不可能让其有所缺漏,如今还有母亲与女儿的支持,那就更不容有失

    毕竟,有那样多双眼睛,行将见证这场特殊的盛会。

    四日之后的早晨。

    一队浩荡的人马自洛阳以东的官道行来。

    卫兵将领虽是风尘仆仆,但仍能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出凯旋的喜悦,相对之下更显神情垂丧的,正是数十个被他们守卫在中间的人。

    百济国主扶余义慈因是俘虏的缘故,早已被卸掉了他那头顶的旒冕,只是看在他到底要代表百济贵族投降的份上,才准许他头戴“折风”,饰以鸟羽。

    他裹了裹身上的厚袄,吐出的唏嘘就成了面前的白雾。

    自百济抵达东都洛阳的这一路上,他已不记得自己发出了几次这样的喟叹。

    比起百济所占据的土地,大唐的疆域当真是可怕得惊人。

    而这段从沿海登陆抵达洛阳的行程,按照苏定方所说,甚至还不到大唐疆域纵深的三分之一。

    他到底是为何非要在边境叛乱的

    扶余义慈有点想不起来答案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跟上了苏定方等人的步伐,朝着洛阳城郭的正南门而去。

    当这一列队伍行将抵达城郭之下的时候,那取自“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之名的定鼎门上,竟骤然响起了一道铿然金鼓。

    苏定方抬头望去,正见定鼎门的双阙与门楼,沐浴在一片冬日晴光之中。

    千里江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