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回到合肥后没有数日,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到了曹休的手中。
文聘从江夏带来的数千精兵,在六安城外被韩当率领的吴军伏击。
文聘寡不敌众,大败于吴军,生死不知。
当曹休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感觉合肥的天,一下子变得暗淡了下来。
尽管曹休知道,当下曹叡一定在从其他州郡加紧调集兵马来援,可离合肥最近的州郡,无非是豫州与徐州。
豫州魏军是有精锐的,但豫州的精锐之前在曹叡的调派下,已经大多调往宛城前线抵抗张飞的汉军。
而徐州并不位于曹魏的边境线上,故而曹魏之前从未在徐州布置过重兵。
所以短时间内除去文聘这支魏军外,合肥是再难得到其他地方的援军的。
或许文聘这支援军能顺利抵达合肥城下,也可能会在吴军的阻拦下无法入城。
就算文聘的援军得以入城,也无法百分百保证合肥一定能在数万吴军的猛攻下保全。
但无论怎么说,文聘率领的这支魏军,都是当下合肥城的唯一希望了。首发
可现在合肥城这唯一的希望,却也被陆逊亲手在六安城外掐灭。
在这种情况下,曹休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合肥是坚城不错,但坚城亦需要精锐的士卒守护,否则城防再坚,又有何用呢?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城内的许多将校也都听闻了这个消息。
当诸多魏军将校得知这个令人生怖的消息后,他们很快就连携着一起来拜见曹休。
慌乱的诸多魏军将校,这一刻需要曹休为他们的何去何从,做出个决断。
在诸多魏军将校之中,自然也有着夏侯霸。
夏侯霸可能算的上是诸多魏军将校中,最感到难以置信的那人了。
明明前几日他刚刚见过文聘,可今日却收到文聘生死不明的消息,想到这夏侯霸就不免有些不寒而栗。
要是当日他晚走几步,岂不是要落得与文聘一样的下场?
面对着诸多将校的拜见,曹休心中早有预料。
只是当诸位魏军将校见到曹休时,原本还惶恐的他们却变得陡然安静下来。
接下来他们能做的,唯有听从曹休的命令。
诸多魏军将校沉默不语,这让扬州牧府内的议事堂,陷入了诡异的宁静之中。
这股令人不安的宁静在持续良久后,终于被一声无力的声音打破。
“合肥守不住了。”
这声判断正是来自曹休,而当曹休说出这个判断后,堂内的诸多魏军将校脸上神色不一。
或愤慨,或不甘,甚至还有庆幸。
可曹魏还是有敢言之臣在的。
例如一位名为胡遵的将校。
现今只是偏将军的胡遵,起身愤慨的对曹休言道:“江东鼠辈,皆是乘人之危之辈。
若不是糜旸于关中作乱,我军今日何须退却!”
胡遵一语道出了曹休无奈要放弃合肥的根本原因。
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汉军的北伐,导致淮南兵力空虚。
否则曹叡又何须调文聘的援军来合肥?
曹休在听完胡遵的话后,并未谴责他马后炮,因为曹休知道胡遵是在间接的鼓舞军心。
果不其然当胡遵的话音刚落,议事堂的诸多魏将皆群情激涌起来。
一阵阵痛骂江东鼠辈的喊声在议事堂内此起彼伏的响着。
而随着“江东趁人之危”的论调占据主流,堂内诸位魏将惶恐的内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抚。
江东只是趁人之危才夺下合肥,不是靠的真刀真枪,那么当下的退却是为了来日更好的反攻,局势并没有那么糟。
不得不说,虽然时代不同,但阿Q精神胜利法在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
曹休用赏识的眼神看了一眼胡遵。
这名名为胡遵的偏将军,反应倒是挺快。
在放弃合肥已经成定局的情况下,当下对魏军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安稳军心。
唯有军心安定,才有可能守住合肥后方的重镇寿春。
见诸将的军心正在渐渐平稳,曹休连忙对着诸将下令道:
“传令下去,搬空府库,火烧合肥!”
听到曹休下达的命令后,诸将皆用惊讶的眼神看向曹休。
合肥自十数年前刘馥成为扬州刺史以来,就一直是魏军在淮南的重镇。
十数年的积累,让合肥的府库存储十分丰富。
而既然打算要从合肥撤走,那么将合肥的府库搬空,不给敌军留下一丝一毫的战略物资,这也算打击敌军的一种手段。
对于曹休的这个命令,诸将是理解的。
可火烧合肥一事,却太过狠辣了一些。
合肥作为淮南郡的治所,淮南郡的人口、财富大多围绕着合肥分布。
在去年的统计之中,单单合肥城内就居住着数万人口,更别说居住在合肥周边村落中的百姓了。
若真要将那些居住在村落中的百姓的人数都统计起来,那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圈,基本辐射着十数万百姓的生计。
要是曹休一把火将合肥城烧了,那么破坏的不是数万百姓的生计,而是十数万百姓的!
只是哪怕心中有着些许不忍,但并未有人劝阻曹休的决定。
因为火烧合肥的决定虽有害于百姓,却有利于魏军。
只要有利于魏军,那么魏军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很快就有传令官跑出议事堂,将曹休的将令传遍全军。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之后合肥城内外,将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座炼狱!
但魏军,不就喜欢做这种事吗?
若非如此,糜旸也不至于许下汉水之誓。
在巢湖的一座高大的楼船之上,陆逊收到了韩当发来的喜报。
见韩当不负他所托,成功歼灭了救援合肥的文聘所部魏军,陆逊的脸上流露出笑容。
而一旁的虞翻在看完韩当送来的战报后,脸上也流露出喜色。
对,又是江东国宝虞翻。
作为力劝孙权攻打合肥的重臣,在陆逊率军北上后,虞翻就一直跟在陆逊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陆逊与虞翻皆出身江东高门,故而陆逊也乐意将虞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