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妹夫柳清明 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44章妹夫柳清明(下)

    王强临时有事出去了,陈进原本想到二楼韩雪的办公室去坐坐。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但转念一想,韩雪也ting忙,再者刚才因为王强提起她的父母有些情绪低落,这个时候还是不去打扰为好。正好趁着机会去县农技站打听打听柳清明。

    农技站是县农业局下属的一个部mén,就在北mén路县农业局的旁边。在新梅县下属的行局中,农业局属于穷的叮当响的部mén,农技站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排六七十年代建的低矮平房,外面的围墙虽然粉刷过,但还是隐隐透出农业学大寨的字样。

    因为是星期六,院子的大mén紧闭着,传达室mén口有个老头正坐在那里晒太阳,旁边一个红灯牌的收音机正在依依呀呀地播放着楚省本地的戏曲。

    “大爷,请问你们这儿有没有一个叫柳清明的农技员?”陈进走到mén口问道。同时掏出一根烟递了上去。

    闭着眼睛,正在摇头晃脑的老头睁开眼睛,一边接过烟,一边打量了陈进一眼,看到递过来的烟居然是中华,老头的目光顿时一亮,而且mén口停着的一辆2000型。老头颇有眼sè,这年头能chou得起中华,开得起小车的人可不多,连忙站起来,热情道:“柳清明是吧?有,有。他今天正好在单位,我帮你叫。”说着,转头冲着院子内的平房大声喊着:“小柳,小柳,有人找。”

    正因为今天是休息日,陈进原本只是想打听打听,没想到柳清明居然就在单位。算算日子也快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妹夫了,目光中颇有些期待。

    最靠里面的一间平房的mén打开了,走出来一个瘦瘦高高,戴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老王,是谁找我呀?”

    没错,就是自己的妹夫柳清明,尽管现在的柳清明比陈进记忆中的要瘦,更加年轻,但陈进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就是这位同志找你。”老王连忙指了指陈进,笑道。

    “清明,你好”陈进亲热地打招呼道。

    “你是?”柳清明一脸疑huo地看着陈进,他并不认识眼前这个看上去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但是对方却很亲热,好像是老朋友一样。

    “我叫陈进,以前是jiāo通局的,现在在石城工作。”陈进连忙自我介绍道。

    柳清明稍稍迟疑了一下,但马上眼睛一亮:“噢,原来你就是陈科长,早就听吴婶说起过你,哦,说起过您,您好您好您今天是?”

    想到陈进是市委书记的秘书,堂堂市委办综合科的科长,柳清明不禁有些拘谨。

    “呵呵,清明,我今天专程是来谢谢您的。我能进去吗?”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妹夫,来到这个时代,自己的亲人总算是齐了,陈进也很高兴,笑呵呵道。

    柳清明这才醒悟过来,连忙道:“当然,当然,您快请进。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一旁的老王也看出了来访的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连忙把拉开一半的小mén,开到最大,热情地请陈进进mén。

    “谢谢你了,老王。”陈进点头向老王道了一声谢。

    “陈科长,我的办公室在最里面一间,您请”

    陈进跟着柳清明走进他的办公室,里面十分简陋,十几个平房的房间里,挤了四张老式斑驳的办公桌,靠近mén口的那张上面摊开着一些文件和图表。应该就是柳清明的办公桌。

    柳清明拉开自己办公桌后的椅子:“陈科,您请坐。”一边忙着泡茶。

    “我们这儿条件有限,茶叶不好,您别介意。”柳清明给陈进端上一杯茶,不好意思道。

    “清明,别客气。我今天是专mén来谢谢你的。你帮吴家村搞的那个山坡上的大棚,我看过了,效果非常不错。”陈进笑眯眯道。

    “这是我从资料中查到的,北方很多地方已经有了这种模式,吴家村有不少向阳的荒芜的山坡,正好适合这种大棚。”柳清明有些腼腆道。

    “不过,我也听说了,吴家村的高山蔬菜最初就是您提出来的,而且还帮他们拉来了投资。从而带动了我们新梅东部几个乡一起发展高山蔬菜。”

    陈进笑着摆了摆手道:“那还不是被bi出来的。那时我是柳坪乡分管工业的乡长助理,你也知道柳坪那个地方哪有什么工业呀吴家村又是我的老家,山多地少,真是穷,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说起来也跟你一样,这个高山我也是从其他资料上看到的,就试了试,没想到就成功。对了,你刚才说的那个投资,那可不是我拉来的,那可是我母亲炒股赚来的钱。”

    “现在缺乏的就是资金,现在除了吴家村之外,其他地方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高山蔬菜有气候温度的限制,县里和乡里的扶植资金非常有限,其他地方都没有条件象吴家村这样大范围地建大棚,我也正想办法想帮他们搞一些投入少的其他项目。”说起农业生产,柳清明倒显得少了不少拘谨,坐在陈进的对面,推了推眼镜道。

    陈进暗自点头,翻了翻办公桌上的资料文件,发现都是有关于培植菌类的资料:“你打算搞一些菌类项目?”

    柳清明点了点头:“是的。我发现柳坪还有周边几个乡,山dong不少,我也现场去看过,山dong里不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比较适宜培植菌类,而且山上的木头也很多,可以就地取材,投入的成本不会太大,农民也承受得起。只是目前这个想法还不太成熟。”

    陈进知道包括吴家村在内,云台山上的确有不少山dong,而且六七十年代全民备战时,山上还挖了不少的防空dong。如何培植菌类陈进不懂,但他清楚地记得以后有一个阶段非常流行喝菌汤,经常看见饭店的大堂里就摆着一个个炉子,上面的瓦罐里炖的都是各类菌菇,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如果这个时候发展菌菇产业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你的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目前你认为你的想法还不太成熟的话,你可以到我们吴家村先搞个试点,费用什么的你也不用担心,由吴家村蔬菜合作社负责。”

    “真的?”柳清明瞪大了眼睛,农技站很穷,根本拿不出钱来搞研发,所以柳清明的计划只能停留在纸上。没想到今天堂堂市委书记的秘书不但亲自来看自己,居然还主动帮自己解决燃眉之急。柳清明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妈对你可是赞不绝口,一定会大力帮助你的。再说了如果你的这个菌菇培植一旦成功,吴家村不是也一样跟着受益吗”陈进笑呵呵道。

    “我本来就是农技站派到柳坪乡的农技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倒是吴婶每次我过去她都非常客气。”柳清明抓了抓头,惊喜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陈进和柳清明聊了一会儿,发现柳清明不但对农业十分jing通,而且还颇有几分经济头脑。说来惭愧,其实后世陈进和柳清明的接触并不是太多。当年柳清明和妹妹陈欣结婚的时候,他已经到上海发展了,结婚那天还是第一次认识柳清明,后来除了每年过年回家见一次面之外,平时接触不多,就是偶尔因为父母的事通通电话而已。只知道柳清明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对陈欣很好,对自己的父母也很孝顺。

    在谈到吴家村准备搞个酱菜厂时,柳清明建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