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患者是一位小男孩,是孩子的母亲陪着来的。
小男孩面色晄白,整个人看上去有点虚胖。
母子俩进了诊室,陈阳招呼孩子坐下,问:“孩子哪儿不舒服?”
“我家孩子总是容易出汗,而且还经常感冒。”孩子的妈妈说道。
“孩子是不是晚上睡觉总喜欢蹬被子?”陈阳问道。
“刘医生您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妈妈一愣。
孩子的妈妈其实也是奔着刘希来的,不过他不认识刘希,进了诊室,也不知道陈阳和刘希两个人究竟谁是刘医生。
所以孩子的妈妈就把陈阳当成刘希了。
刘希也就比陈阳大四岁,今年三十三,两个人从外貌上看,年龄差距并不是很大。
“除了蹬被子,是不是还不怎么喜欢吃东西,胃口不太好?”陈阳也没解释,继续问。
“呀,刘医生您又知道?”孩子的妈妈又吃了一惊。
边上的刘希看着陈阳,则是眼睛一眯。
其实从小男孩开始进诊室的时候,刘希和陈阳都已经注意到了,在那个时候,其实对中医医生来说,望诊就已经开始了。
中医望闻问切,望诊排在第一位,也正是因为望诊在四诊之先。
所以说,有时候看医生有没有水平,也要注意中医医生的态度。
一般有操守的中医医生,有水平的中医医生,从患者进门的那一刻,就开始已经观察了。
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时候,医生观察的更为仔细,儿科更考验医生的眼力。
陈阳之所以能看出孩子胃口不好,看出孩子喜欢蹬被子,正是因为陈阳从孩子进门的时候就开始观察孩子。
刘希其实也是一样。
刘希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没想到陈阳也看出来了。
这几天和陈阳接触,刘希也知道陈阳的水平,陈阳的不少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就让刘希很惊讶。
但是,面对这个患儿,陈阳竟然能看出问题,这个水平就不一般了,和他之前单纯的考教陈阳还真不一样。
陈阳笑着道:“小孩脾常不足,主四肢,主肌肉,孩子看上去虚胖,虚胖的孩子脾虚,脾虚的孩子时就容易感冒。”
“还有孩子的走路,走路拖泥带水,往往气虚湿陷,看上去无精打采,大都中气不足,孩子脾虚,中气不足,也就容易出汗,喜欢出汗,晚上肯定蹬被子。”
孩子的妈妈听的是连连点头:“刘医生,您简直太厉害了,这么一说,我家孩子的情况好像都明白了,您还没诊脉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对中医的四诊了解都不够,望、闻、问、切四诊,大多数人其实只重视切诊,也只关注切诊。
认为切脉就能辨别所有病症,往往会忽视其他三诊,以至于一些外行甚至会用切脉来刁难中医医生。
也就是自己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