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持续欠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旧戏

    ----改编自河图歌曲《第三十八年夏至》

    题记:

    衰草连横向晚晴,半城柳色半生笛。枉将绿蜡作红玉,满座衣冠无相忆,时光来复去...

    引子

    民国十三年,正月初一,江南。

    随着第五家夫人一句“我就是要这江南都随我第五家过喜事!”江南大族第五家和信家就摆起了联姻的宴席。

    于是信家的大小姐信芊芊在二八年华就轰轰烈烈的嫁入了第五家,做了大少奶奶。

    江南第五家和信家这不是第一次联姻,此二家连同姜家都是世代的姻亲,若不是这江南再寻不出第四家经商起家的大族,他们可谓是自曹公笔下之后第二个贾史王薛了。

    这次联姻,也是因了信家大小姐正好二八,待嫁的年华,第五家大少爷又刚刚及冠,开始接手家族生意,为以后继承家族做准备,郎未婚女未嫁,正是联姻的好时机。

    按理说人都怕同行是冤家,都是做江南道的生意起家,这信、姜及第五家不说打的你死我活,也该是老死不相往来,但世事无常,偏偏就这么巧,这三家祖上发家都是受当时江南道指挥使王昆琏指使。

    说起这王昆琏,他也是个妙人儿,怕一家不成,连着支持三家破落户儿,想来是本着广撒网的原则,能成一家是一家。

    王昆琏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但这三家祖上原本风光,现在破落了的户儿可不敢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和则两利,斗则具败,这三家一合计,就结了姻亲。

    也是人的机遇,自那之后三家亲如一家,有了王昆琏在背后衬着,没多久他们就在这江南道混的风生水起。

    时至今日,江南道所有做买卖的,没有不来拜山头想讨口饭吃的。

    更有趣的是,民国十二年年末,那曹锟做了贿总统,那王昆琏也不知道哪一代的后人靠拍马屁做了众议院议员。

    于是这三家收着风声后一合计,可着劲儿又北上去认了‘主子’,虽然那王昆琏的后人混的远不如现在的他们,但借了曹大总统身边儿人的这个身份,可是让他们三家在江南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

    按下这些不提,初一日还没到,江南各处的商贾连年都未过就早早来到了姑苏城候着。

    第五家和信家过喜事,姜家当然会早早过来帮衬着,先不说同是望族的关系,就说这多年姻亲,你是他姑母他是你舅父的,关系乱是乱,但都是亲戚。

    这喜事又赶在年初这喜庆的日子,说来就算没有联姻,他们三家也会早早凑在一起准备过大年,顺便好好商讨一下来年生意上的事。

    三家虽然具在江南,但不在同一座城池,往年都是年前决定在谁家过年,而后就开始决定来年生意的大方向,今年正好有联姻,就定在第五家一起解决了。

    江南商界三大巨头都在姑苏了,其他的商贾到底也不敢再留在家过年,不就是奔波一场,跟来年的生意比,少过一次年,少在家享受会热炕头倒也无关紧要了。

    ......

    不理会姑苏城第五府上的热闹,也不理会汇聚在姑苏城内江南各地商贾的心思。

    出了第五府进了上塘河里,有一艘坊船正在周围许多护院的防卫下徐徐前行,坊内是三个俊俏的公子哥儿,年岁都不大。

    最大的也就是第五家八岁的小少爷第五书睿了,再小一些的,是姜家出了名的神童小少爷姜皓漾,年仅六岁,三字经、百家姓信手拈来,一手颜公楷书让姜府周围十里的秀才都羞为读书人。

    而最小的那个瓷娃娃,就是信家最小的少爷了,方才过了五岁的生日,与此次出嫁的信家大小姐一母同出,都是长房主母的子嗣,起名儿信守执,有个小名唤作念念,因年岁太小,周围的人都念哥儿念哥儿的叫着。

    此刻这个瓷娃娃正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眼泪珠子断线般下落,小巧的鼻头还耷拉着两条鼻涕虫,估计是念哥儿自己也觉得吊着难受,一邹鼻头,自己又吸了回去,这让候在一旁拿着手帕准备给念哥儿拭擦鼻涕的丫鬟一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一旁关切念哥儿的第五书睿见此接过了丫鬟手里的手帕,示意丫鬟在一旁候着,自己拿着手帕凑到念哥儿鼻头下,轻柔道:“念哥儿,用劲出气。”

    念哥儿见是第五家的哥哥,暂住了哭泣,依言擤了鼻子,出息两下觉得通气了便又带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