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三章商学院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一个企业不能没有文化,乔家睿提的建议深深打动了方仁正的心,同时方仁正也早有此意,要想让夏华公司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企业,不能只为了赚钱,只有建立起一个既让人尊敬又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在这方面,方仁正觉得老王同志做的不够好,没听说他的公司有什么先进的事迹,也没有让人觉得他的企业竞争力有多强,无非是他的公司规模足够大,因而才体现出他的竞争优势来。
但是除了老王同志的公司外,也没听说其他房地产公司有什么先进的事迹,让世人对它们多么尊重,如果都是这样,恐怕不是他们没有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而是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有先天的缺陷吧?
想想看,房地产企业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完全是因为对土地的垄断占有,才形成的竞争力,只要有地,谁来开发这个地方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最多只会存在房产设计及建设上的差异而已,除此之外,让甲,让乙,还是让丙来干,都是一样的。
因为有这个天然的缺陷,房地产企业还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呢?而且房价那么贵,老百姓的观感能好吗?观感不好,你要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让大家对你产生好感?
方仁正心里想了想,感到比较为难了。要想让公众对你产生好感,就不要从房地产产业中获益,因为你一获益,大家就不会原谅你,因为你无形之中推高了房价,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而如果你不想让房价那么高,那怎么能行呢?这房价可是跟地价走的,房价高了,地价才能高,地价高了,房价必然高,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他即使把房子卖成良心价,但是地价他决定不了啊。
想了半天,方仁正感到自己要想把一家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给建设好,真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事情。然而即使完不成,也不能不搞啊,他搞企业文化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提高企业形象,另一个就是增强竞争力。
提高企业形象,就要搞好与社会的关系,搞好企业的公关,在这方面,他早有探索,他做了那么多好事,不就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吗?
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建设一只高效精干的企业队伍,而这只队伍必须要有灵魂,必须要有精神。
至于是什么精神呢?他琢磨半天,提出了这样一种精神,也就是所有的夏华人首先必须要有心怀天下的胸怀,企业肯定是要赚钱的,但是企业赚钱不代表着自身没有社会责任,要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要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夏华人必须要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才能永立于世,无往而不胜。
这是企业的人文精神,而其次呢,就是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必须要有竞争精神,他原来提出过群狠战术,那就是在面对对手时,要有狼性的攻击精神,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让所有面对夏华的对手,只要碰到夏华人,都会瑟瑟发抖,不敢轻视。
想到这儿,方仁正便觉得要想让他所主张的企业文化贯通到每个夏华人的脑海里,必须要有一个布道宣教的机构,而这样的机构不可能是文化宣传部来完成的。
“成立一个学院吧。”方仁正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想成立一个夏华商学院,专门来培养夏华公司的员工,当然,如果办的好,以后经过批准,也可以对外招生,那就另说了。
这么一想,他就感到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眉目了,跟乔家睿一讲,乔家睿道:“成立商学院好,想建立企业文化,肯定不能只靠你在公司呼吁,还是要有人讲授才行,而且公司干部的水平提高,也需要一个进修的地方,只是成立一个商学院,需要投资不少,这将增加公司不少的成本。”方仁正笑道:“增加成本也是值得的,而且我觉得人生在世,做教育是最让人感到快乐的地方,你做企业只是赚钱而已,但是如果你做教育那将是收获人这一产品,如果这也叫产品的话,所以我觉得好多教育家才是让人受到尊敬的人,孔子几千年来,为什么那么受到世人的尊重,主要还不是他一直诲人不倦吗?我此前去西部投资教育,也是感到教育的重要性,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成立商学院,二是在贫困地区建立夏华希望小学,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投资一千所小学,乔哥,你看怎么样?”
“一千所小学?”乔家睿不禁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一千所小学这个数量也太大了,毕竟夏华是企业不是政府啊。
方仁正看他一眼道:“没错,就是一千所小学,一所小学的投资额,我控制在三百万上,一千所小学,也就是三十个亿而已,公司能承担的了。”
一下子拿出三十个亿投资小学,乔家睿真的是感到方仁正出手大方,但是如果这一千所希望小学建成后,对公司的企业形象却是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仁正,希望小学需要投资,商学院的建设也需要投资吧?”乔家睿想了想说道。
方仁正道:“商学院当然需要投资,只是你觉得商学院建在哪儿好呢,是在京城还是在海江?”
乔家睿听了,立刻笑了一下道:“仁正,如果我说建在海江,你会不会觉得是我有私心?”
方仁正看了他一眼,也笑了,道:“我倒这样的想法,不过,我觉得建在海江确实不错,海江是一个经济中心,建商学院是可行的,但关键是在哪里才能弄出这么一大片地呢?毕竟京城与海江都是寸土寸金,我担心在这两个地方弄不到地。”
一语惊醒梦中人,乔家睿道了一句:“这倒是一个难题,难道说不把商学院建在海江和京城?”